要知道他们连岭南都不愿意去,更何况是那更遥远的非洲?!这要是落到他们身上可怎么办?
一瞬间不少朝臣的脸色都严肃了起来,不敢再泄露丝毫自己的心中的不满。
【不过呢,一个人的功过还是要客观看待的,那位大臣在非洲为官期间还是发挥了不少作用的,不仅在当地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基建工程,还将华夏的农业技术推广到了非洲,让当地百姓不再过着刀耕火种的部落生活。】
【也因此当地人到现在都还在纪念那位大臣,甚至还在山上刻了石像,每年都有人去祭拜他。】
【虽然有史学家认为他其实是想要回到华夏中原故土才那般努力,但不管他意图如何,只要能够利国利民就应当受到大家赞扬了。】
这一刻,不少原本畏缩的朝臣们心头一颤,特别是那些本就有雄心壮志、青史留名的人。
他们刚感叹完那人被发配非洲结果反倒青史留名,最菜的原来是他们自己了!
甚至他们之中还有不少人动起了心思,从这段时间天幕透露的信息来看,未来华夏会迎来极大的扩张,而在天幕中频繁提到的都是那些有开扩之功的人,如果这样就能青史留名,不然他们主动请缨去开发非洲?
哪怕不去那什么非洲,未来会有那么多的土地,他们也可以选一处效仿嘛。
于是一瞬间,不少有为之士也不再纠结那冠姓权和财产继承之事。
毕竟他们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女子压过一头,被抢走冠姓权,至于未来,他们更加在意自己是否能青史留名。
没办法,那“安乐大帝”虽然太过偏心女子,但是她也的确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平台,让他们达成夙愿,这让他们怎么拒绝?
李云乐也挑了挑眉,没想到这样一个“小人”竟还能做出这样的功绩来。
她在心中感叹,果然人品和能力从来都不挂钩的。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不奇怪。
他能做出当众死谏之事,定然是功利心极强的。而他想要建功立业,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本事。
最终他能有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有了个好结局,远比让他留在中原当个碍眼的言官好得多。
同时她也在心中琢磨了起来,未来的自己似乎也可以效仿一番将那些有些能力但迂腐碍眼的官员扔到偏远待开发的地区。
不仅能让自己少了些麻烦,还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物尽其用了。
不得不说,这一刻虽说李云乐和朝臣们目的不同,但诡异的殊途同归了。
而在未来李云乐执政的数年里,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而最终的效果远比她预计得还要好。
w?a?n?g?址?F?a?b?u?y?e?i?f?????ε?n??????????⑤????????
被发配边疆的大半官员不仅没有颓废,反倒在当地奋发图强了起来,颇有一番不做出一番事业不罢休之感。甚至在李云乐召他们回中原时也算不得高兴,反倒对当地颇有些恋恋不舍,还想要再干上几年。
当时的李云乐心中惊疑,甚至怀疑那些臣子是不是想要在当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学那原本历史中的安禄山想要藩镇割据。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