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减少牧民对放牧的依赖。】

【同时,她还开放了边境汉民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通商,彼时因为高产粮种在全华夏中原地区推广开来,所以当时的粮食产量相对华夏的人口已经多有富裕。而且游牧民族的人口相对中原地区人口还是要少得多得多,如果能够合理的交易的话,那些多余的粮食不仅能够养活牧民,还能让汉族百姓多一份收入。】

【为了避免商人趁着游牧民族虚弱之时谋取暴利,她还规定商人在跟草原通商时的利润率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如有违反规定,面对的便将是天价罚单和吊销通商执照。】

【当然除此之外,她还充分发掘游牧民族的优势,在各地建立羊毛织物工坊,先是手工,再逐渐引入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出产羊毛地毯等等编制产物与汉族百姓互市,要知道羊毛地毯这些产物在中原地区卖得向来不便宜。。】

【总的来讲就是让牧民在放牧之外多一些别的收入,减轻对放牧的依赖,同时通过经商、赈灾等行动为游牧民族补贴不够的粮食。】

草原上牧民们再次陷入一阵沉默。

半晌后才有牧民开口道,“听着这些措施,咱怎么感觉安乐大帝不像是故意想要害死咱们,削弱草原的实力哩。如果她是故意的,又何必给咱们粮食呢?”

“我也有这种感觉,安乐大帝已经在尽量降低影响了。”

但依旧有许多人并不同意,“呵,猫哭耗子假慈悲,她要是真的在意,就不会禁止咱们到处放牧了,不过是为了麻痹咱们,避免咱们真被逼急了造反。”

“对,会信那中原皇帝的也太单纯了,真是被打了一巴掌,然后又给了颗甜枣,然后你们就记得那颗甜枣,觉得她是好人。”

……

很快,整个营地便闹哄哄地吵了起来,牧民们各执己见,一时间很难达成统一认识。

武皇则是瘪了瘪嘴,在心中感叹,这丫头还是太好心了,何至于浪费这么多的钱财去救助那些个外族人?

那些个胡人往往只有将他们打狠了才会真正的心服口服,她这般作态反倒是会让胡人们心怀侥幸。

就如当初的太宗那般,一开始相信胡汉都是他的子民,甚至宣称“朕独爱之如一”。

然后他便在贞观十三年时被突厥人背叛,对胡人大失所望,宣称“戎狄人面兽心”,从此在政策上对胡人们多有防范。

等她跟当年的太宗一般,在胡人身上跌个跟头后便会学乖。

朝臣们自然也跟武皇差不多的想法,哪怕是最为“善心”的儒臣们也很是不赞同对突厥人的仁慈。

相较于武皇的克制,有几个朝臣当即便开口道,“戎狄向来畏威而不怀德,安乐郡主虽然有怜爱百姓之心,但也最好是用在汉人身上,何必在胡人身上花这么多心思?”

“对啊,这些粮食还不如多分些给咱们汉家百姓。”

“如果那年粮食的确大丰收的话,不如将粮食存在义仓中,以备后续灾年使用啊!”

……

对于朝臣们的反应,李云乐一点不意外,武皇没有直接开口教训她已经算是不易了。

她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胡人的想法,也不指望他们真的会在意胡人们的死活,所以她早就想好了另一套安抚说辞。

更何况,这也的确是事实。

她当即道,“各位大人,安乐承认的确有些心软,可却也不全是因为心软,毕竟我们的目的从不是一时打败突厥,而是将草原彻底纳入版图中。如果照成大量牧民的死亡,到时候牧民自然会无比仇恨中原,那反倒会为我们的统治带来许多麻烦。相反,如果救助他们的话,便会大大降低他们抵抗的决心。”

这话一出,之前还喋喋不休的朝臣顿时歇了大半,只是眼神依旧带着不服。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