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都是多面的,没有绝对的好绝对的坏,没有几个人真的经得起所谓的大审查,对于士子的道德审查决不能放在科举之前,这养的审查只会成为排除异己的工具。”

“至于官员的道德也的确应当被约束,但却应该在科举之后,靠的是朝廷的法律与监察,让官员们不敢犯错。”

“除此之外,安乐认为官员如何表现最重要的其实取决于皇帝本人的倾向,正如长孙皇后曾对太宗所言‘君明则臣直’,裴矩在隋炀帝手下时是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但到了贞观朝时却是多次劝谏太宗,成了有名的谏臣。这不是因为裴矩突然成了道德圣人,而是因为隋炀帝只想要对他说奉承话的佞臣,但太宗却想要匡扶他犯错的贤臣。”】

这一刻,天幕下众人再次沉默。

哪怕之前能料到“安乐大帝”不会真的打压寒门,会留着他们作为压制世家工具的人,此刻也深受震撼。

狄仁杰在心中叹气。

从古至今不知已经出了多少昏君,但大多数人只敢批评帝王身边佞臣太多,哪怕是要造反也只敢打着“清君侧”的名头。

有多少人能明白地意识到大多数臣子其实都没那么高的志向,想的不过是在帝王手上混上个好前程,自然是帝王需要什么臣子就扮演什么臣子。

普通士子尚且甚少意识到这一点,更何况那些帝王本人呢?恐怕只有极少数帝王才能意识到这一点。

而安乐郡主彼时才是个公主,年纪尚轻却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

难怪,难怪,她能创下那样的伟业。

这一刻,狄仁杰忽然觉得自己从前犹豫的男子、女子根本不重要,能有这样胸怀的人成为君王对于天下百姓才是大大的好事。

别说李云乐是大唐的公主,哪怕她是个什么怪物,自己也认了。

狄仁杰不由朝向李云乐看过去,眼神中满是看“明主”的欣慰。

武皇也心下震动,她自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但却是在她掌权后,驾驭了数个朝臣之后才渐渐悟出了这个道理。

而且李云乐还将这番话毫不避讳地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出来,她这是要绝了自己以后甩锅臣子的路啊,还是她有自信未来的自己不会犯错?

武皇不由得看向了李云乐,眼神中充满探究。

与此同时现场其他人也都如武皇、狄仁杰般看向了李云乐。

李云乐被众人的目光看着,尴尬感再次冒了出来。

她倒是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这个道理是后世所有系统学习过历史的都应该知道,毕竟“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不仅是《资治通鉴》里的著名典故。

而且她没记错的话这好像还真是后世公务员学习的课程中的其中一课。

不过她倒不觉得未来的自己如同武皇所想的那般自信不会犯错,反倒是她害怕自己会犯错,才会提前向臣子们宣扬这个道理。

权力是个好东西,却又比一切都能腐蚀人。

她读了那么多的史书自然见过太多被权力异化的帝王们,而她害怕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忘了从前的初心。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不如就从一开始让自己警觉起来,让朝臣和天下百姓们监督她。

当然如今这些话自是不能说的,毕竟她还不是皇帝呢,坐在皇位上的还是武皇。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