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那些田地我们都是付了钱的啊!”

“对对对,我的庄子虽然大了些,但是真没强占百姓们的田地!他们都是自愿的!”

当然还有人直接拖全场官员下水的,“陛下,这年头谁没几个农庄啊,天幕要是一个个点名能点名过来吗?”

……

此刻他们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但心中却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

不就是占了几个百姓的田吗?他们可是天潢贵胄,难道不应该多拥有些田地吗?

他们李、武两家好不容易得到了江山,合该受到百姓的供养!

天幕不应该最懂天命和尊卑贵贱吗?怎么就尽为那些泥腿子百姓说话?

武皇此时的心情可谓是天幕出现后最差的时刻,哪怕是昨夜听到李唐派臣子们发动政变让她下了台,她都没有如此生气过。

因为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天幕不仅是在骂那些大臣们,不也是在指责她吗?

第19章

武皇很想怒斥互相甩锅的朝臣,但临到嘴边却又发现自己似乎也没那么理直气壮,终究是她失察了啊!

要坐稳皇位武皇自然是要懂得将利益分给臣子,好拉拢他们,获取他们的支持。

因此赐田、赐宅都是她惯常用的手段,而且一向大方。在赐下田宅之时,那些东西于她而言不过是个数字。

可她却忘了这些田地背后代表着一个个受田不够甚至没有田地的普通百姓!

而且有了她的主动,那下面的臣子更加不会再把百姓的土地当回事,这么一来,整个朝廷的风气都坏了。

这一刻的武皇只觉头晕目眩,差点站立不住,直到一旁的上官婉儿眼疾手快地将她扶住。

“陛下,天幕不一定是真的,也是一家之言,请切莫放在心上啊!”

武皇缓了半晌终于站定,她摆了摆手道,“是对是错,是谁的错,朕心中清楚。”

旋即她的目光再次变得坚毅,但她从来不是沉浸在过去的人,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改变,但她依旧可以掌控未来。

武皇望向下方跪拜着的百姓,再次坚定了心中的决定。

李云乐听着天幕所言,心中生出果然如此之感,均田制的崩溃原因早被后世专家分析了无数回,她甚至还写过相应的文章投稿。

她想要改变必然要动均田制,毕竟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本质是因为均田制的崩溃,进而导致府兵制的崩溃。

如果不能改革如今的土地制度,那安史之乱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对于周围臣子们脸上只有愤恨而没有一点反思,李云乐更是一点不意外。

她从来都是人性本恶的拥趸,也永远不会寄希望官员们有良心约束自己成为好官。

更何况如今连皇室上下都带头侵占百姓的农田,又怎么能指望下面的官员能有良心?

要想让官员们约束自己只能通过法律,让他们犯错的成本变高,不敢犯错。

况且话又说回来,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到真正在意百姓的呢?

哪怕是太宗这样的圣君也是因为他自隋末乱世而来,畏惧百姓的力量,所以不敢盘剥百姓太过,是因为他们害怕将百姓逼急了造反。

至于那些长于宫廷的帝王,哪怕接受了再多儒家民贵君轻的道理,但他们都没见过百姓又怎么可能将百姓放在心上?

李云乐脑海中浮现了自己这个身体的祖父,高宗李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