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这时上官婉儿对着武皇试探性道,“陛下,这红薯我们仿佛之前见过,好像跟之前经过的那处何首乌田很是相似。”

李云乐心中“哦豁”一声,这下可不仅是揭她的老底,这是连祖坟都被刨了啊!尼玛这上面的不少东西她现在也没拿到啊!

第15章

天幕上的女声还在继续,讲述着震撼所有人的话。

【首先是我们华夏大部分人的主食,安乐大帝从占城引进了占城稻,并且加以推广,使得原来一季一熟的水稻变成了一季两熟甚至一季三熟,使得粮食翻倍。】

【土豆、玉米、红薯的发现也是粮食提升的重要推动力,要知道水稻、小麦亩产也就一百来斤,但是土豆、玉米、红薯轻轻松松亩产千斤以上!而且这些作物还不怎么挑种植环境,在陡峭的山间也能种植,使得华夏可用耕地也大幅提升,两相叠加,全国的粮食产量翻个几倍自是轻轻松松。】

【同时安乐大帝不仅积极鼓励工匠改良农具,还会将那些改良后的农具免费租借给贫苦百姓,使得农民开垦土地的效率大大提高,将许多劳动力从田地中解放出来。】

【粮食增长所带来的便是人口的提升,在安乐大帝统治的几十年里华夏人口从原本的五千万直接翻了倍,一举突破了一亿人口大关。而这还仅仅是华夏主体民族的人口,要是加上当时华夏军队打下来领土上的异族人口,总人口应当接近两亿。】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讲,两亿人口的确不多,毕竟如今全球已经突破了80亿人口大关,但于那个时代而言,已经算得上是奇迹!】

【当然具体的操作up主几句话是说不清的,所以我特意扒了论文,把相关史料数据摘了出来,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慢慢看,对数据没兴趣的可以跳哈。】

天幕下的古人们没有跳过的能力,他们更不会跳过,巴不得多看一些再多看一些。

他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地望向天幕,而原本是花花绿绿头像的天幕上不断浮现出一行行黑色的文字。

那些文字中有许多他们从前没有见过的符号,但仿佛有魔力一般,他们的大脑竟是自动出现了符号的意义——那些都是数字,竟比他们如今所用的要简洁方便得多!

那些数字的记录方式也很奇特,被横平竖直地放进了一个个框中,众人仔细观看后却便又发现这些框再一次提高了记账的简明扼要。

一瞬间许多人都心生惊奇,特别是常与账本打交道的户部官吏们更是在心中连声赞叹。

学!一定要学!学会后他们将会省下不知多少的时间!

不过很快官员们便没有心思思考那些数字符号了,因为那些数字一个比一个让他们震惊!

天幕提供的数字资料不仅包含了各种作物的亩产量,还详细描述了每年的粮食总产量的提高量,耕地增长面积,户籍人口增长等等。

如果说昨夜天幕播报的信息还让众人心中怀疑,觉得不可能做到。

今天的天幕却是切实提供了让全华夏人都吃饱穿暖的方法——高产作物和更高效率的农具的发明让整个华夏粮食产量产生了飞跃!

哪怕是没读过书的最底层百姓也能明白亩产千斤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