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夕当天。

七夕巧筵是当朝宫廷每隔几年就会举办一次的宴会,今年的七夕巧筵是太后去年离宫前便敲定下来,交给贤妃和德妃一起办理的宴席,为的就是一扫先帝驾崩尚留下的肃穆气息。

更深层的意义则是为立后做准备。

今上登基后先是忙碌先帝丧仪,后来前朝后宫一切事宜步入正轨,朝堂重提立后一事,纪宸以为先帝守孝未满三年为由推延了此事。

虽然他身为皇帝可以以天代月,不用死守着孝道规矩。

这次七夕离先帝驾崩已经过去两年多,虽未满三年,但正巧卡在二十七个月外,本朝守国丧有用二十五个月或二十七个月代三年的先例。

且贤妃和德妃商议过,此次七夕巧筵并不大办,只后宫嫔妃聚在一起热闹热闹,欣赏歌舞戏曲。

思过斋内。

杜宝林对今天很是重视,除了抱着献舞复宠的目的,这还是她被降位后第一次在众嫔妃面前出现,她恨死了高美人让她跪在御花园的宫道上,让满宫都看了笑话,所以这次她绝不能失了脸面,被人奚落。

她要让那些嫔妃知道,即便她失了宠,陛下待她还是不一样的。

不然,她怎么会一得宠就是两年?颇有先皇时昭贵妃受宠的风范。

昭贵妃便是先皇宠妃,自愿与先皇殉葬的那位,据看书阁的老太监所说,昭贵妃貌美如玉,放在整个先帝后宫都无人能及,昭贵妃选秀入宫,自此恩宠便从未间断,顺顺当当升到了贵妃之位,就连当时的皇后,现在的太后面对她都会避其锋芒。

若非昭贵妃只留下一女,今上又为嫡长子,恐怕今上不会在七岁那年便被封为太子。

今上七岁时,算一算,正是昭贵妃产女的时候,昭贵妃得女,册封太子的圣旨才到皇上手中。

谁也不知道先皇当时在想什么。

先皇壮年驾崩,今上十七岁登基,昭贵妃留下的继承了她几分美貌的永福长公主现下不过十二岁。

先皇子嗣不丰,除了身为太子的大皇子纪宸,还有二、三、四皇子,因年龄不大,也都尚未婚配封王,仍住在京城皇子府内。

永福长公主行五,和小她两岁的六公主一同住在皇宫。

杜宝林奢望不起后位,自然拿昭贵妃当目标,心中常念着,做宠妃当如昭贵妃。

就是先皇在位的时间不长,不然杜宝林觉得昭贵妃生前连皇贵妃都封得,而非死后被皇上追封为皇贵妃。这可能是昭贵妃的遗憾,却是杜宝林的幸运。

若非皇上登基早,不然她就与皇上错过了。她心中泛起甜蜜,幸好,幸好。

因为由昭贵妃想到先帝并不算长寿,杜宝林实打实担心皇上身体,便有了日日往乾清宫送汤水的习惯。

后来因为高美人也送,加上平日高美人恩宠只比她差点,杜宝林便对上了高美人。

当然,若没有此事,杜宝林照样看她不顺眼。

从这方面来说,她相当从心。

杜宝林上午便开始忙碌,下午准备好一切才带着珊瑚从思过斋离开,七月的天,杜宝林披了件薄披风,将红色舞衣拢进盖到脚背的披风下。

沈青青目送杜宝林低调离开,等了片刻,便往贤妃的景仁宫走去。

一路上,她联想了许多,等到景仁宫门口,本想找景仁宫的小太监给萱草带个话,但景仁宫此时正忙的脚不沾地,尚仪局的司乐司、司宾司、司赞司正六品七品的大人在景仁宫进进出出,与贤妃及贤妃身边的人商议着宴席的事宜,确保不让任何突发状况扰乱了七夕巧筵的正常举办。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