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胆敢将储君和睿亲王联系到一起,一场腥风血雨在所难免。
虞老若有所思:“你找机会接触接触三皇子,但需做的隐蔽些,免得安王发疯乱咬人。”
“是。”
楚砚领命,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说完正事,虞老看着他,不太自然地轻咳了两声。
“那个……你和清然成婚后,打算住在何处?”
其实他问的是废话,圣上有赐府邸,成婚后,他们当然是自立门户,搬去新府邸呀。
是他不想承认自己舍不得罢了。
谁料,楚砚恭敬道:“虽然还未与清然商议,但我想以虞府为家。”
虞老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你,你说什么?”
楚砚认真解释:“家母和家姐他们亦不愿意搬出乌月巷,想替傅二爷看好房子,也因住习惯了。清然和我都不放心您老人家,与其每日来回奔波,倒不如就直接住在虞府方便些。”
虞老:“那圣上赐给你的府邸怎么办?”
楚砚显然是想过的,“每年都有无数学子从四面八方赶来京城求学,等待春闱会试……我亦是这样走来的,深知寻一个落脚地是如何的艰难。若不是沾了时宁的光,受二爷恩照,又举荐我入了您老门下,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坚持下来……”
“是以,我打算禀明圣上,将那府邸用来安置那些外来学子,方便他们求学交流,若有贤者愿意,也可随时去指点一二。”
如此,多少可以挽留到一些真正有才能,却又因贫寒而倒在黎明前的学子。
只有江山人才辈出,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民族才会越来越自信。
虞老欣慰地直点头,“此主意甚好,甚好……”
他话风突然一转:“你就从未想过,接我一起去住新府邸?”
楚砚反应一瞬,忙道:“您老若是愿意,再好不过。”
这样说也不对,他起身端端正正的行了个晚辈礼,方才认真说道:“您老不必替学生担忧,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与清然成婚,您老和清然都是我的家人,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说我是上门赘婿也无妨,能入赘虞家,亦是我的福份。”
第123章 楚虞
一番话,说到了虞老心坎上。
差点令他老泪纵横。
虞家满门忠烈,就留这么一个独苗。
私心里,他当然希望这根独苗能延续虞家香火。
可听楚砚这么一说,再一细想,还是他格局小了。
虞家之香火,只是国之香火中的其中星点之火。
国若昌盛,生生不息,才有后世之说。
反之,家族再兴旺也只是一时的。
说来惭愧,他一把年纪了,活得还没有年轻人通透,反倒是被陈旧的家族传承观念给捆绑住了。
虞老抹了把眼睛,以大家长的身份,一锤定音道:“就这么定了,咱们一起去住新府邸。至于你方才说的,我想再没有比虞府更适合的了。这种流芳百世的好名声,还是留给我这个老头子吧。”
一来,拿圣上的恩赐去博取好名声,圣上难免生出别的想法。
二来,楚砚毕竟是当朝重臣,前途无量,赘婿的名声可没那么好听,何苦给那些爱嚼舌根总爱戳人痛处以逞口舌之快的人机会。
再来,虞家门楣重要,楚家就不重要了?
尤其楚父也是战死,也为这国家洒下血泪,楚家男儿当立!
反正他也没几年活头了。
将虞府留给学子们挺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延续了虞家的香火。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