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军哈哈笑,“工资还是要给的,我们又不是葛朗台。”
翟振海也跟着笑,他心里隐隐有些期盼,小姜是个有手段的,兴许自家儿子到了他手里会像董铭扬,很快会被调/教好了。
两人愉快的说着话,周厂长不太自在,见姜广军不想再搭理他,也没自讨没趣,勉强吃了几口菜后走了。
至于他怎么跟曹祁山谈的,姜广军没问,反正不过一锤子买卖,人家是正经的国营单位,向来看不上他们这些私营企业,这次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根本不会找他。
第二天一早,翟骏就来了。
白衫黑裤,打扮得像模像样的,态度很积极,看样子不是被强迫来的。
大家都是熟人了,也不用介绍,就让他跟在乔梁屁股后面跑腿打杂,当学徒,难得,干了三四天也没叫苦连天的。
姜广军觉得这小子还行,是个可造之材,决定把他留下。
第172章
她自己要作死,怎么劝也没……
正好店里打算重新装修,需要人手,翟骏虽然没什么经验,但知根知底,用起来放心。
姜广军做事一向有成算,先跟乔梁商量好细节,然后提前跟房东打了声招呼,等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才贴出停业装修的通知,暂时将店关了。
也不精装细改,就是收拾收拾,粉刷一下发黄的墙壁,换掉旧地面跟褪色落漆的桌椅,给店内增加一些装饰,改变一下风格,再重新做个牌匾,这些用不了多长时间。
串串香停业这天,对面烧烤店生意异常红火,把那位老板乐得嘴合不拢。
也有跟姜广军关系好的,特意打电话问,怎么回事儿,饭店开得挺好的,咋突然关了?
姜广军少不了要解释一番。
其实若不是为了乔梁,他不会这么上心,这又不是他的店,更不可能天天守在现场,还有很多事要忙呢。
林海洋够义气,来了没急着回去,留在京市给乔梁帮忙,还抽时间去养殖场转了转。
“哥,你还记得那个龙江省农大的田老师吗?”
从猪舍出来,林海洋一边把玩着手里的狗尾巴草,一边问。
姜广军当然记得,“怎么了?田老师应该退休了吧?”
“还没呢,他上个月去我们村了,指导村民们育肥猪养殖技术,现场教学,我跟着听了四五天,真是受益匪浅。”
“田老师确实是专家,人也不错,没什么脾气。”姜广军曾经接触过几天,印象非常深刻,“对了海洋,你家养了多少头猪?”
“大小加一块有十六头,我现在经常不在家,都是我媳妇负责喂。”
林海洋说着,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他媳妇儿非常能干,百里挑一。
姜广军笑了笑,心道,这小子有福气,“村里的养殖场现在是谁承包呢?”
“我本家的一个堂哥,不过他养的是那种白猪,出栏比黑毛猪快。”
“地域不同,品种当然不一样,这两种猪的肉质也有区别。”东北冷,比较适合养那种“三江白猪”。
“你堂哥用的饲料是哪家生产的?”
林海洋想了想,“好像是X隆饲料厂的,田老师介绍的。”
姜广军点点头,他跟曹祁山正在研究开一家饲料加工厂,尤其用来喂养黑毛猪的,市场几乎是空白,未来大有利可图,当然这些就没必要跟林海洋讲了。
他们在养殖场溜达了一圈回到市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