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位姑娘的戛纳之旅到此为止了。
不过池影想了一下,“这一刻,我估计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能否请我的合作伙伴和我的主演们都来共同享受这一刻?”
听到这话,雅各布主席和乌玛主席都很识趣的把主看台让给了《西行》剧组。郑志宏整理了一下衣服,拉着陈总监,还有另外几位盛装的男女演员们走上了看台,大家簇拥在池影身边,一起举起了那座金棕榈奖杯。
这一刻历史将铭记。
九十年代初那一次,华国电影人第一次拿到金棕榈的时候,国内一片欢腾,尤其是电影人几乎是狂喜,以为华国电影繁荣复兴近在眼前。
但那之后,华国电影还是在节节走下坡路,观影人数一减再减,市场一缩再缩,电影人们依然没有看到任何市场复苏的迹象。
这一刻,池影和同伴们高举着金棕榈的画面,在向世人昭示——此时才是华国电影的真正崛起。
因为有着越来越多热爱电影的年轻人,主动和前辈们一起扛起了华国电影复兴的重担。
他们奋发图强,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拼尽所有热情,他们只想让世界看到华国电影,让华国电影重新绽放独特魅力!
第109章 热映起飞
池影在法国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和“金棕榈”大奖的消息传到国内以后,国内的情况非常诡异。
首先是官方,一片欢腾,简直就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因为池影作为系统内的青年导演,一下子就拿到了欧洲三金中的戛纳双金,这都是大家巨大的工作成就,堪称“艺术性和商业性”双丰收了。
一直以来,在国内的宣传导向上,就觉得法国戛纳“金棕榈”是电影艺术殿堂的最高奖项。主要是因为90年代初的时候,陈国栋的那部电影首次拿到金棕榈后,华国电影人太过欢喜,所以宣传上抬得太高了,以至于顺带着陈国栋那帮人在国内的地位都超凡脱俗,无人能比。
国内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戛纳的分量,也是因为把戛纳捧得太高。
以至于后来一些国内地下电影,简直豁出一切都要去戛纳上面炫一下,搞得国内都不好说什么,只能低调内部处理了。
像现在池影代表电影局,代表艺术中心,代表华影集团堂堂正正的拿了“金棕榈”,这简直比那些不受约束的“艺术人士”要强上一万倍,所以官方人士都特别高兴!
现在,无论是部里还是电影局,再加上华影集团,大家相互之间见面了,都要先握手,互相吹捧一番——大家的工作成就有目共睹呀!
然后就是国内的各种电视、广播媒体,以及各类杂志报纸,都争相用头版头条来报道这则消息,“池影”和《西行》,在国内简直是无处不在。
到处都是池影拿着“最佳导演”玻璃奖杯,以及整个《西行》剧组举着金棕榈的照片,这意味华国电影人在国际电影艺术殿堂上又跨上了新的高度!
大家都觉得,今年到处欣欣向荣,国内电影市场也逐渐走向繁荣,现在又能获得这样的国际奖项,实在是太好了!
国内主流网站上也是头版头条滚动报道这则消息,其中电影频道还放出了预告,说要做一系列《西行》电影专访。这时候他们派出专业采访组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他们有着大量的第一手现场采访素材,可以从各个方面报道这一届戛纳电影节,总算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载誉归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