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很多地方电影院在不停的关闭,电影市场不断在萎缩,普通大众已经不把电影作为他们的主要娱乐形式,他们会待在家里看电视,去蹦迪,去唱卡拉ok……却唯独不会选择电影来获得放松愉悦。

很多人离开了这个行业,也有人在苦苦坚守,电影甚至已经成为少数人的圈地自嗨。

我毕业那年,也几乎离开了这个行业。是我的恩师把我拖了回来,她告诉我,‘你是如此的有才华,你应该为华国电影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是的,总要有人去坚守,总要有人去尽力!

我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商业片导演,是因为我们至少要让自己能在这个行业里生存下去。

今时今日,很多华国电影人仍然在为生存而战,为热爱而战。

我们试图让观众们回到电影院里去,无数华国电影人竭尽全力地在做着这件事情。

实践证明,我们干的还不错……

今天,我站在这里,手里握着这个奖杯,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这个成就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我站在无数人的肩膀上。

他们或许是剧务,是灯光,是服化道,是没有一句台词的龙套,是永远不会在镜头前出现的幕后英雄……

但是我仍想感谢他们——你们才是真正的‘最佳’,永不放弃的华国电影人!

过了今晚,我不再是‘少年’了。

但是光影永存,电影不死!

再次感谢!”

第108章 金棕榈2我是传奇!

其实池影在接过最佳导演奖杯的那

一瞬间时,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那一席得奖感言,甚至带有一定的自暴自弃的挑衅意味。因为池影在感言中反复强调了自己是一名“商业片导演”,但是戛纳电影节一直自诩“商业性和艺术性平衡”的国际A类电影节。

甚至作为电影的发源地,法国人更多地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电影,发展电影,所以所有拿过“金棕榈”电影人都被誉为“艺术大师”。

所以一直以来,戛纳都是更倾向于艺术性和人文关怀。

池影这样一再强强调“商业性”与生存本能,更像是来踢馆砸场子了……

但是池影已经无所谓了。她也说了,“过了今晚,我不再是‘少年’了”,她肯定还是要再回到规则中去。

所以,这一刻,请允许我放纵一次,自我一次!

但是卢米埃尔厅内,全场观众依然为她起立鼓掌,甚至在她发表完感言,拿着奖杯下台的时候,掌声一直没有停歇,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站在人群中的昆丁甚至冲着她高喊,“你永远是少年!”

听到这一声喊叫,池影眼中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她掩面而泣,不断向鼓掌的同行们鞠躬。

昆汀这句话也充满了挑衅性,而他本人也一直就以喜欢挑衅闻名于世。

作为戛纳的宠儿,无论是他的《低俗小说》还是《落水狗》,在每一部电影里他都向这个世界发出了满满的挑衅。这位暴力美学最忠诚的爱好者,此刻是真心真意地欣赏池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