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刚才唱的这一段《小辞店》,它讲的是卖饭女“柳凤英”的故事。她一个是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女性,不像梁山伯和祝英台这样的大户人家出身的千金公子。所以她整体的语调,更硬朗更明快,或者说是更生活化一些,俗一点。
这个唱段更贴近于自然,生活化表情和肢体语言。像您这边平常讲究的是身段柔美,动作优雅,就像小敏讲的一样,你这段表演不够乡气。”
何艳玲一下子就明白了,其实就是说她穿着这身戏服,演绎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的村姑,而不是千金大小姐,有点过于“雅”了。
“还有就是,您要注意这里的主要氛围。”池影接着解释道,“之所以周老爷会选独自欣赏《小辞店》,是因为这个剧目其实讲的是一个有夫之妇和一个有妇之夫的爱情故事,到故事最后,又涉及到的也是恶性的案件。
这部戏在清代出现的时候,很受社会批判的。因为那时候社会还比较封建,对这种背德之恋是非常排斥的,违反了礼教精神,所以公开场合不能演,包括建国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国内才解禁了这部戏。
所以,周老爷请了戏班来唱堂会,平常唱的都是《女驸马》、《天仙配》这种传统剧目,而《小辞店》是唱给他一个人看的,满足他的某种癖好,你懂吗?这种场景的氛围是一种暧昧的、禁忌的。”
何艳玲又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行,池导,我明白了,麻烦您给我20分钟,我再组织一下,行吗?”
“可以,我们大家都歇一会儿。”
于是稍事休息后,剧组继续开拍。
何艳玲是一个一点就通的狠角色,这次开拍的时候,她的动作走步就很硬朗、明快……而且在台上表演的时候,还有点向台下的周老爷频送秋波的感觉,类似于那两人在隔空调情。
池
影原打算,身段外形表演由何艳玲来,后面的话再找一个专业的黄梅戏演员来配唱段。
但是通过今天的这些现场表演,她突然发现,单纯的后台唱腔配音是不够的,有的时候还要配合具体的拍摄场景进行唱腔演绎。
比如“白凤英”边唱戏边和“周老爷”调情,那这一段的唱腔音调就会和普通场景有的细微不同,她是个精益求精的人,希望细节也能完美。
于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池影就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是池爸爸接的电话:“小影,怎么打电话回来了?有什么事儿吗?”
“爸,我这边剧组可能需要一个黄梅戏演员,你能不能去市剧团里帮忙找一下?大约30岁左右,外形扮相没什么关系,但是就要那种戏特别好,尤其是唱腔优美的,因为后面还要做配音。
本来我是想等全部拍完了以后,再来做这个事儿。但是目前中间有些唱段和剧情还是有联系的,所以我想让这个演员尽早进组。您看能不能帮我找一下。”
“行行行,我来给你想想办法。”
池爸爸挂上了电话,坐在那块儿想了一下。
他们戏校每次毕业出去不少学生,但是按照池影这样的要求的话,就是要找个唱的特别好的。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有一个学生,今年刚刚30岁,叫王琼,毕业也不少年头了,嗓子是真好,业务能力也突出,据学校里的专业老师说,是近二十年唱腔最出众的一位学生。
她当时是去了市里剧团那边,但是除了早几年还有点风声以外,这几年好像没什么动静了。
他后来还打听了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