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早上出来吃朝食的汴京人,都会顺手跟小经纪买一份朱雀门小报。第一页,《温宸绝密修仙手札》的八个字标题被印刷的大大的,旁边便是杨蔓娘的笔名“公子墨瑾”。
开头第一章 ,《跳下禹王台》。
这一天,全汴京城买了《朱雀门小报》的人家,都读到了这章令人眼前一黑的标题。
跳下......禹王台?
跳?下?
大名鼎鼎的禹王台,汴京谁不知道。那里是春秋时候晋国的古吹台,有一百多尺之高,后来西汉初年,梁孝王喜好与文人墨客吹弹游乐,因此又增筑了吹台,将其增高了三十多尺,虽然后来历经几百年风吹日晒,磨平了一些,但那里依旧是一个悬崖啊!
跳下禹王台,这标题简直是大胆又不可思议,让无数大宋读者又是震惊又是好奇!
拜杨蔓娘的上一本《杨卿臣的随身师父》所赐,朱雀门小报增加了不少男性读者,如今小报的男女读者比例非常的均衡,几乎达到了1:1的健康比例,也就是说它在男女之中一样的受欢迎。
曹家。
今儿个大嫂子杨娇娇的生辰,因为不是整生辰,所以没有大办,只是家里的女眷们们聚在一起,叫了戏班子,在中庭的梅香暖阁里办了一场小宴。
所以这一日,姑娘们自然也是没有去族学的。大家坐在大圆桌旁,一边吃茶吃果子,一边闲聊。
“今儿请的是哪个戏班子?”
曹晴瞧着戏子们有些眼生,显然不是家里养的的戏班子。
“听说是春水班。”
“哦?春水班么,他们最近倒是名气挺大的,我记得墨瑾公子似乎授权他们改编杨卿臣和神仙妹妹的故事哩。”
小妹妹曹绵剥着橘子,笑嘻嘻的道:
“正是哩!所以最近春水班才名声大噪嘛,好些人家做寿都请他们呢!”
“也不知改编的怎么样了,可不要编的四不像,毕竟不是墨瑾公子亲笔。”
曹晴是杨卿臣和神仙妹妹的铁杆拥趸,尤其喜欢杨卿臣对神仙妹妹的忠贞不渝,深怕戏班子会把结局改的面目全非。
闻言不禁皱了皱眉,有些不放心的道。
“我也担心呢,不过我觉得应该不会,那么多人喜欢神仙妹妹,他们若是改砸了,肯定得被人砸场子!”
“之前小报上不是说,那位林班主,还专门找墨瑾公子上门讨教过么,想来改编应该不差的。不过,改编成戏可要花不少功夫的,再加上排练制衣裳,我琢磨着能看怎么都到过年前后了。”
对面的曹溪舀了一勺荔枝蜜水掺进牛乳茶里,一边搅合,一边兴致勃勃的道:
“不过,我现在倒是不着急改编的事儿了!哈哈,今儿早上墨瑾公子的书,你们都瞧了么?可太有意思了!”
曹溪的话,瞬间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众人顿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哈哈!《温宸绝密修仙手札》,这个名字起的,又是绝密,又是修仙,谁能忍住不看才怪的!”
“看了看了,自然是看了!哎呀,等了盼了快一个月才开的新书,能不看么!”
“我一大早起来就让圆儿去买报了!”
朱雀门小报上两日前便放出消息,说墨瑾公子的新书今日刊登的,所以一大早,曹家的小娘子们就都迫不及待的派自己的丫鬟去街上买报了。
“哎呀,你们觉不觉得,墨瑾公子这一本新书,简直比上一本还要离奇啊!我怎么都没想到,那温宸居然跳下了禹王台!”
“那不得死了?大家还记得吧,禹王台咱们去年重阳节登高的时候还去过去哩,那里那么高,怎么也得有一百多尺了?”
“差不多,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温宸估计不死也得残废了!我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