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出租房管的很严,是不允许随意乱搭乱建的,违者便要罚款撵出去。所以,她家的牛一直都寄养在附近的韩家牛车行里,每次需要用的时候再拉回家里来。

之前,说要送老三杨盼娘去学个一技之长,并不是随口的空话。杨盼娘想了两日,最后说想去文绣院学刺绣。

对此,杨蔓娘自然没有意见。不过,对于文绣院这个地方,她虽然也听人说过,却也不怎么了解,还是要亲自实地去看一下才放心让妹妹去。

韩家牛车行不远,出了巷子口走个两百步,再过马路对面便到了。

牛车行的门脸儿不大,招牌就最普通的蓝色幡子。牛车行的店主是个五十来岁头发发白的老伯,叫韩安源,在这一片儿开牛车行有二十多年了。

姐妹二人到的时候,车行已经开门了,店主韩安源也正拿着长长的竹竿儿敲廊檐上的冰溜子。

“韩伯!”

杨蔓娘姐妹搬来保康门街这边儿也也快两个月了,周围的人也都大概混了个面熟。

“哎呀,是杨大娘子和杨小娘子啊!”

韩安源闻言,瞧见杨蔓娘姐妹两个穿着崭新的衣裙,心里倒是猜到了她们的来意。将人让到前厅坐下。

笑着问道:

“大娘子,今日来是要用牛了嘛?”

一进牛车行前厅,虽然收拾的很干净,但隐隐约约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牛粪味儿。这种味道,在所有车行都难免的,杨蔓娘也不以为意,坐在前厅的方凳儿上。

客气的回道:

w?a?n?g?阯?f?a?B?u?页?ī????????é?n?????????5????????

“正是呢,今日我们姐妹要去昭庆坊那边儿,路有些远,还是赶上牛车去方便些。”

昭庆坊?

韩安源倒是晓得,那一片儿似乎是属于直属于少府监的,专门做织染和刺绣的地方,有绫锦院,染院和文绣院,做出的织物也最为精巧,专供宗室乘舆服饰之用,每年都招收不少殷实人家的小娘子做学徒。

他暗自猜测,两个小娘子大约是想去学艺,不过却也没有多问。

转身吩咐儿子韩仪闽道:

“二郎,去把杨大娘子家的牛牵出来。”

随后,又招呼杨蔓娘姐妹俩喝茶。

笑呵呵的寒暄道:

“大娘子这牛在我这里,你们就放心罢,绝不会苛待的。”

之前寄养牛的时候,韩安源就告诉过杨蔓娘,她家的牛因为不收寄养费,所有每日需要拉车两个时辰车,以此抵扣当天的草料钱和水钱,其余的时候,都是在后院的牛棚里修养,并不会过度损耗畜力,杨蔓娘也是同意的。

“我自然信得过您的。”

杨蔓娘倒是不担心,她当时将牛寄养的时候,就打听过附近几家车行的口碑。最后也是知道韩安源是个厚道人,而且比较爱惜畜力,才把自家黄牛送过来的。

韩二郎很快便将牛从后院牵了出来,杨蔓娘和杨盼娘便放下茶盏,告辞出来,拉着牛回家,套上牛车,往昭庆坊而去。

原本,今儿个是老二杨士林赶车的,过他报房那边儿零时有事情走不开,姐妹俩只好自己赶车。不过好在老黄牛性子温顺,杨蔓娘和杨盼娘姊妹俩也本身都不是娇气的。初次赶车,除了最开始有点紧张以外,一路上到都是极顺利的。

这年头儿,坐牛车虽然不比步行走路快多少,但着实暖和不受冻。杨蔓娘出门的时候,又特意拿了一床厚被子放在牛车里。姐妹俩赶车觉得冻的时候,也可以轮流坐进青布篷,捂着被子暖一暖,一路上倒是也舒坦方便。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