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基本什么都敢报道。

大观四年,他们就制造了一则惊天新闻。假冒徽宗的口气发布了一则抨击宰相蔡京的诏书,说“蔡京目不明而强视,耳不聪而强听,公行狡诈,行迹谄谀,内外不仁,上下无检”。

还报道说,宰相蔡京及其同党,已经被官家一网打尽。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件事儿让蔡京很无奈,连续多次在公众场合辟谣,都没有效果。

后来还是徽宗亲自出面才澄清了事实。

可见,小报在刊登和搜集消息方面,已经做到了出类拔萃。

甚至无师自通学会了主动“制造新闻”。

在汴京。

私人经营的报纸行业里,各类小报零零散散的也有十几家,什么张氏小报,御街小报,虹桥新闻,等等,都带着小报和新闻二字。

但是,其中最著名的依旧是《小报》和《新闻》。

经过多年的经营,这两家报纸的影响力已经覆盖了整个汴京,不仅朝廷官员会看,就连朝中宰相,甚至在宫里的官家和妃子,闲暇时间也会看报了解市井消息,影响力甚至辐射到周边的城市。

不仅如此,每个月还有商人大量购买,送往江南各地。

而这些小报也靠着这样不断的扩大发行,赚了不少的银子,不断地扩大规模。

《小报》的报房,在潘楼南街的最中心地段儿。

也是最好的地段。

报房是一座很气派的是二层楼,装潢华丽,门头一块上好的楠木匾额,用金粉龙飞凤舞的写着两个大字:

“小报”

楼里不时的,有穿着体面的听风报探们,拿着一摞摞报纸进进出出的,行色匆匆。也有穿着长衫的文人撰稿们,三三两两的捋着短须出来透气,颇有一点现代写字楼的感觉。

望着眼前这座古色古香,极为气派的二层楼。

杨蔓娘捏了捏怀里用油纸包好的小说稿子。

暗自给自己鼓了鼓劲儿。

深吸了一口气,阔步走了进去。

第16章

“这位,小娘子,来小报是有什么消息要卖吗?”

一进小报大门,便有一个穿着圆领长袍,外罩浅灰色兔皮袄儿的年轻男子拱手迎了上来,男子年纪约莫二十来岁,虽然脸上挂着职业性的笑容,却也很顺眼有亲和力。

大约是把她当做卖消息的小老百姓了。

毕竟小报除了听风报探以外,也是对民间公开悬赏各类消息的,一个足够劲爆的消息,悬赏价格十几文到上百文不等。

杨蔓娘从老二杨士林那里也了解了报房的运行机制,知道这人是个报房厅堂管事。

也就类似于现代银行和酒店的大堂经理。

专门负责引导客人,和快速了解客人需求的。

杨蔓娘摇了摇头。

笑着道:

“我不卖消息,请问官人怎么称呼?”

“小娘子客气了,鄙人姓蒋,小娘子叫我蒋管事就好。”

男子显然受过良好的培训,虽然杨蔓娘的穿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