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儿子,她充满了无力感。
“不行吗?”
薛蟠反问,“她只要愿意管,我就给她管。”
就好像当初给妹妹管一样。
“她要不愿意,还是老规矩,我让闵健柏他们帮我荐人。”
族学里还有几个算术特别好的。
薛蟠早就观察了,以后可以请到铺子里当个管事。
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帮他看看铺子,领一份银钱,总比在家待着强吧!
于是没过三天,宝钗就从皇后这里知道哥哥和冯女官定亲的事了。
皇后也操心这些人的婚姻大事。
宫女出宫的年龄都偏大,想要选到合适的并不容易,大都是给人当续弦,帮别人养儿女。
为此,皇后只能从军中替她们找。
不管是边军,还是各地的守备军,有好些都是没成亲的。
当然,原则是她们自己愿意。
如今又一个自己找到姻缘的,皇后也高兴的很。
“听说你哥哥一直在贾家读书?”
“是!”
宝钗知道冯女官在皇后的心中,远比她高,笑着道:“不过,我哥读书不太成,小时候被我娘惯坏了。”
如果很小的时候,就像贾家这样管得严些,哥哥肯定是不一样的。
“哈哈,听说过。”
皇后大笑。
她听沈柠吐槽过。
“你哥当初被硬性要求上三年学,也是沈夫人觉得你娘太过溺爱,才修改的族学规矩。”
皇后很有些感慨,“你家只有你们兄妹,你哥哥要是立不起来,你就要多受累了。”
宝钗:“……”
她从来不知道,原来那么早的时候,沈夫人就在照顾她了。
“世人啊,多是重男轻女,儿子再不好,好像也是香饽饽,女儿再好,也得给儿子让路。”
皇后叹息一声,“可惜,他们疼爱的方式都错了。”
说到这里,她怜悯的看了宝钗一眼,“放心,本宫也会替你的终身打算的,你要是愿意……”
“娘娘,我暂时不想出宫。”
宝钗突然开口打断,“我想好好的把商队和各地的粮铺全都经营起来。”
嫁人有多好吗?
她没感觉她娘嫁人有多好。
哪怕姨妈嫁在国公府呢,曾经人人称赞的姨夫也一样有小妾、庶子庶女。
以前,她必须嫁人。
如今……
宝钗感觉她也可以不必嫁人。
一辈子在宫里也不是不行。
她又不是不能升官喽。
“……成!”
皇后看她一眼,郑重道:“你想做什么,写个折子来,本宫能支持的,定然全力支持。”
“谢娘娘!”
宝钗只要皇后的这句话。
这一年,她再次组建数个商队,横穿准格尔,往哈萨克等地,扩大商业地图。
转年,又一封邀请折子引动工部,工部开始派遣官员,随同商队一起,绘制路线图的时候,勘察各地地貌以及风土人情。
同一年,属于慈幼局的粮铺也陆续开业。
这一年也是万国来朝的一年。
绸缎、瓷器等的价格翻了一番。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