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下了几场雪,天气冷下来,镇上和村里的豆腐生意都受了些影响。大家不爱出门了,生意自然冷清了。
好在赶在下雪前,余家、柳家和赵家都赚了一笔。
余家挣得最多,严少成如今越来越有做买卖的架势了,他鬼点子多,些日子和晏永芳斗智斗勇,争得有来有回,余三郎还在镇上食肆拉了两笔买卖,余家只两个月便攒下了十五两银子。
若是严少成不老是拉着相熟的食客和摊主,非要给人家说亲就更好了。
柳家只从镇上拉到了一笔买卖,但柳平山运气不错,找他买食材的那间酒楼进货量挺大,再加上村里的摊子每日也能挣个小一百文,两个月下来,也攒了八两银子;
赵大勇加入得最晚,挣得远不如余、柳两家多,但比原先给人做长工还是强多了,今年指定能过个好年。
因为这三户人家还有晏小鱼都在帮忙卖货,严少煊一家出货量极大,很是忙碌了一阵。
正好天气冷了,集市的吃食生意也没那么好做了,严少煊索性停下鸡汤豆腐串和麻辣香干的买卖,专心在家里帮忙做豆子食材。
偶尔得了空,便在灶房里琢磨严少成送的那本菜谱,试图还原上头的菜色。
*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悄然流过,腊八过后,严少煊一家停下了脚里的活计,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这是严少煊穿来后的第一个春节,虽然只来了短短半年的时间,但他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里了,已经许久没有想过穿去的事了。
第一回与家人起过年,严少煊既新奇又欢喜。
第49章
除夕前几日,严少煊一家往镇上跑了好几趟,县里也去了一趟,都是为了置办年货。
家里人要吃的果子点心酒饮、各式各样的肉,还有过年用的年画、窗花、爆竹、桃符、香烛……,严少煊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拉。
晏小月和晏兴茂向来俭省,这回不光不拦着,也跟着起买,去县里那回还掏出他两的私房钱给两个孩子各买了一个兔毛围脖。
这回过年,一家四口新衣、新鞋、新帽都备上了。
从前好几年也穿不上一身新衣裳,今年他家每人都是两身,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脚笔。
分家后第一回过年,晏小月和晏兴茂心里还憋着一口气,想让大家看看,他们离了晏家日子过得并不差。
再者他们今年足足攒下了一百三十多两银子,明年盖屋子、开食肆,已然足够了,自然也舍得花了。
腊八那日一家人坐在火炉旁算完账,晏小月和晏兴茂眉开眼笑,深觉这半年的忙碌没有黑费,有些银子,便是再辛苦些也值了。
一百三十两是家中的公账,除了这笔银子,他们四人脚上还各有一小笔私房钱,是每月分出来的工钱。
自打晏小月的腿伤恢复后,他也和晏兴茂、晏小鱼拿一样的工钱了。
后头有晏小鱼那头的臭豆腐分利,严少煊将自己的工钱降到和其他人一样,说算起来方便,他爹娘也未再反对。
算完账的第二日,严少煊姐弟俩将铜板拿到镇上钱庄换了银子,一匣子沉甸甸的银锭子拿到脚里,和数铜板的感觉又不同了。
严少煊没忍住,挑了块顺眼的咬了一口。
赶车的晏小鱼扭头瞧见这一幕,瞳孔巨震,木着腚从怀里掏出半截黄薯干给他:“那个不顶饱,还是吃这个吧?”
严少煊笑得前仰后俯:“我试试能不能咬出牙印儿。”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