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村里人都去买了。”
问话的妇人点了点头:“那真不错。”
夏收这一阵家里人都累着了,要不她回家同婆母说说,也去西岭村买块豆腐来吃吃?若是能将邻居邀上,说不定也能凑上三块,白得一块的饶头呢!
这妇人合计完,回家就同她婆母说了。
再说回赵婶子。
她那两块豆腐拿回娘家,晌午吃饭的时候,她娘便给做了,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都说比钱家的好,嫂子和弟媳还说明日也去买。
为了凑齐三块,这两人也邀了邻居明日一起去。
于是,晏小鱼的豆腐买卖,就这样在南岭村宣扬开了。
*
三日过后,买三块送一块的活动停下,生意不仅没有回落,还更好了。
因为不止南岭村,北岭村和东岭村的人也开始来晏小鱼这儿买豆腐了。
按理说北岭村的人在自己村里就能买,钱家虽在镇上开了铺子,可村里的生意也没关张。
但晏小鱼的豆腐比钱家的稍大一点儿,而且还能用豆子换,不用掏铜板儿出来,大家买起来就没那么心疼。
虽然豆子卖去镇上一斤也能卖五文,但得费一番腿脚功夫,还得被粮铺挑拣,能用来当铜板花,那定然是比卖去镇上更划算的。
原先钱家的豆腐也能用豆子换,可后来生意做起来了,又没有别的竞争对手,便懒得费这个功夫了。
怎么算,都是晏小鱼家的豆腐更划算。
其余三个村子的村民都比西岭村富裕,也舍得花。
豆腐生意开张十来日,晏小鱼一家攒下四百多文钱,并三百多斤大豆,可把晏兴茂夫妻高兴坏了。
夏收收回来的谷子,原是说等过几日,粮价回升了就去镇上卖掉,后头晏小鱼说不卖了,留着自己吃,他们也没意见。
*
这日豆腐收摊后,晏小鱼掏出他的钱匣子,给晏兴茂夫妻和晏小月一人数了五十文个铜板。
“你们将这些铜钱收好,明日陪爹去镇上复诊,有啥想买的便给自个儿买点儿,没有想买的就自己攒着。咱家制豆腐大家都出了力,合该一人分些银钱,手上有钱干啥都方便,往后每月我都依着情况给咱们分些,爹、娘,阿姐,你们看成不?”
晏小月又惊又喜,一张黑黢黢的小脸都在发光,这还是她第一回拿到铜钱呢,足足五十枚,完全属于她自己的!
晏兴茂却不肯拿:“这是你挣的银子,爹这腿已经拖累你们许多了,哪还有脸拿你的钱?”
晏小月肩膀耷拉下来,脸上的光也暗了。
何秋花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女儿:“爹娘,就、就不拿了,小月出了大力气,还是该拿的,小鱼功劳、最大,得多拿些。”
晏小鱼不同意,又劝了几句,最后双方各退一步,晏兴茂夫妻只合着拿一份,省下的五十文给晏小鱼,这样晏小鱼能拿一百文,晏小月还是五十文。
晏小月十分满足,晏小鱼也勉强同意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