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回家或者到酒店就立刻写写写。

可慢慢地,就开始有些迷茫,甚至陷入了一个新人作者可能都会遇到的误区。(如果有新人作者宝宝看到,希望你可以避免这一点。)

有一段时间,这本书吸引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读者。

哪怕开头就强调了这是架空文,还总有人给差评,理由是我写得假,没有逻辑。

例如古代不能吃牛肉,古代没有这个酱,没有那个酱,古代不可能出现奶油,吉利丁……

甚至还有人说古代连皇帝也吃不到活海鲜,其他人更别想了。

( ̄▽ ̄)"

其实我很想说,那么多朝代,并不是每个都城都在内陆。

哪怕在内陆,只要皇帝想,也是可以吃到活海鲜的。

有人生怕我看不到,还跑到作者说下面批评我不够严谨,假得很。

看到那些评论的时候,我很惊讶。

架空小说看的难道不应该是行文逻辑,为什么要在书里找历史逻辑??

就算当作历史小说来考据,可他们也没有用任何权威文献作为自己论据的支撑。

那些人否定的依据,就是他们认为不可能。

其实很多读者认为后面才传入我国的各种菇类和酱料,古代早就有了。

就拿一部分人强调过的近代才出现的咖喱酱和金针菇为例。

其实早在南宋时期,它就已经被以香料调色剂的名义引入了,只是没人把它做成咖喱酱罢了。

《岛夷志略》也记载了泉州海商从大食进口胡黄连,肉桂,豆蒄,松子,椰子和茉莉花等作为药用植物和食品调料的情况。

金针菇的栽培和食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农书》《四时纂要》里早就对金针菇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栽培法等都有过相关记载。

只是没有大范围推广而已。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

再说了,我国古代也不是完全禁止吃牛肉。

牛肉甚至是可以买卖交易的,只是普通人不允许私自宰杀而已。

以《宋史·卷一百五十》里的记载为例:“乞如崇宁五年(1106年)指挥,下诸路买牛角四十万只、筋十万斤。”

意思就是军方在徽宗崇宁五年,为了制造弓箭一次性采购四十万只牛角,十万斤牛筋。

四十万只牛角需要宰杀二十万头牛,牛角和牛筋被买走,拿去造弓箭了,那么剩下的牛肉怎么办呢??

总不可能是卖家自己消化,或者无害化处理了吧?

肯定流入市场了啊。

当时的有些地方州府为了增收,还设立一个牛肉税。

也就是说,交了一定的税额之后,就可以杀牛吃肉了。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有权又有钱的女主一家什么都吃不到呢??

震惊之余,我开始强调大部分美食根本不需要高新技术,只要有食材,知道做法就可以做出来。

我还在书里详细地写出各种酱料,各种食材的制作方式,并强调真实可复制。

这个时候,有一个读者追更到最新章,点了催更之后反手给了一个差评。

说我整篇小说都是食谱,完全看不下去。

我看了心里堵得慌,当天还做了噩梦。

( ╯□╰ )

新人作者宝宝,你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写小说,真的不能太较真。

不然累死自己,还可能得到一堆差评。

六,关于圣旨

文中有几处关于圣旨的开头,一直有读者宝宝说开头必须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不这么写就是没文化。

一身反骨的我表示,你必须把圣旨怼我面前。

否则我坚决不承认是你对。

一直有读者把看到的营销号或者其他小说里的内容奉为真理,用这些来挑我小说里的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