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那些人也足足百来个,吃肉是不可能的,只能熬个汤。
童湛言三人回去时,后门厨房正忙着,已经快开饭。
其他人不会,童湛言亲自上手。
四十多分钟后,童湛言把汤端进前厅时,一群人早就已经吃上。
不过那并不影响他们排队尝鲜。
童湛言照例先装走三份。
夜里,童湛言没再回去小楼那边。
翌日,听说童湛言昨夜熬了鱼汤,古云扬一群人立刻眼巴巴地望着童湛言。
童湛言以前有好吃的都会叫上他们的。
童湛言哭笑不得。
那些鱼正处于繁殖期,少量钓几头尝尝鲜就算了,大量吃还得再等等了。
童湛言只能先画个大饼。
知道没得吃,古云扬一群人看着吃上那群人的眼神都不对,而后者,鼻孔都快翘到天上去。
接下去一个星期,他们最热衷讨论的话题都是那鱼汤有多鲜,那鱼肉有多好吃。
在此之间,童湛言翻出之前收起来的紫云英那些的种子,把基地几座山山上都撒了些。
山加起来也才六七座,不算多,但真要按面积算也已经不小。
童湛言没把种子全部用完,只很稀疏地撒了些。
那几样都很能活,过段时间自己就能繁衍开。
童湛言也把小麦种进了大棚。
那些小麦的生长周期已经长达四十天,上一次它们成熟时,好多玉米都已经结出颖果。
所以这一次童湛言在玉米才长高到他的腰时,就提前种下。
一个星期后,地里的杂草过完一遍,其它作物的肥也浇得差不多时,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玉米、南瓜、红薯那边。
这三样加起来足足六百亩地。
童湛言没再偷懒,跟着上。
六百亩地全部都需要手动浇肥,就算是人多,也相当耗时。
忙碌间,童湛言满脑子都是灌溉系统,只可惜目前肥还不够浪费不起。
一个星期后,忙完时,童湛言累得腰都已有些直不起来。
浇肥需要频繁弯腰。
浇完一轮,之前其它作物的地里杂草又已经长起来,肥也到了可以再浇的时候。
休息一天,一群人再次上阵。
两轮后,再轮到玉米、南瓜、红薯那边时,玉米已经快人高,南瓜早就已经爬满地,红薯藤蔓也厚实一片。
那让浇肥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它们开始大量开花。
之前靠着河边山脚下紫云英那些的花过活的蜜蜂见状,立刻一拥而上。
童湛言放弃人工授粉。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徐老一群人都有些心疼,不过倒也没说什么。
红薯不需要授粉,南瓜的花不像其它作物那样小且多,而且这几个月里蜜蜂也有再繁殖。
最主要的是,就算让他们上他们也已经忙不过来,花有花期。
玉米、南瓜那些童湛言种得早,比其它的早了快有四十天,虽然因为没有育苗所以前期长得慢了些,但总的来说也还是有二十天的差距。
也正好是那二十天,让其它作物的花期和它们错开。
二十天后,玉米、南瓜那些粉授得差不多时,那些蜜蜂立刻转移向其它作物。
见状,童湛言直接不再去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