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时候尽量小心些,不要把塑料膜的洞挖得太大,不然后期还得再垫东西……”
直播间。
听着童湛言的解释,一群人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们倒不是没听懂童湛言这么做的原因,这次他们听懂了,只是不能理解。
草莓果子碰到泥土容易坏,所以要垫东西,那就垫呗,多大点事,童湛言现在做这些不就是为了偷懒?
虽然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
作物不都应该小心翼翼地对待吗?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谁把偷懒说得这么光明正大理所当然。
最后一颗草莓也种下后,童湛言洗完手稍作休息间打量起整个大棚。
随着草莓也种下,所有苗就都种进了地里,如今再看去,整个大棚越发井然有序也像模像样。
就是刚移栽的苗还有点小,看着有点稀稀疏疏。
欣赏完,童湛言回头看了看那棵玉米和红薯。
玉米种在杯子里,虽然还没看见芽,但已经能看见表面土被顶开的痕迹。
童湛言松了口气。
金老这些种子都不知道放多久了,虽然种子芽点看着还完整,但能不能发芽他还真不敢保证。
红薯还没动静。
童湛言没去动。
刚移栽的苗需要几天去缓苗,再加上移栽时刚浇了水没什么事可做,之后两天童湛言都没再去大棚。
周六他倒是去了一趟。
他又去街上买了两架落地风扇扛了过去。
之前那些苗聚在一起占地面积小,两个风扇一个吹它们一个吹那些小番茄,足够。
但随着所有苗都被种进地里,需要吹风的面积一下接近两百平,两个风扇也就不够。
风扇之外,童湛言也把头顶的灯重新进行了设置。
之前是幼苗时期,光照不宜太强,但接下去不同,接下去是生长期,光得足够。
童湛言把灯设定成了早上八点自动打开夜里六点自动熄灭,早上晚上各开两套灯,中午三个小时三套灯全开的模式。
这些之外,他顺便检查了下玉米、红薯。
玉米已经冒头,红薯依旧没有动静。
周二时,童湛言去给那些小番茄浇水施肥,顺便再检查了一遍。
玉米长得很慢,但总归是在慢慢长大,红薯却依旧没动静。
周五,童湛言一进大棚就径直奔着红薯而去。
红薯依旧没发芽。
他每天夜里都会从摄像头看看大棚的情况,早就知道,但眉头还是忍不住皱起。
这可都快两个星期了。
就算红薯能存,这么长时间也很有问题了,毕竟这里的温度一直是十五到二十五之间,属于大部分作物的舒适区。
要挖出来看看吗?
童湛言迟疑片刻,最终还是忍住。
如果已经发芽,这时候挖开土很有可能会伤到芽点,而且一些脆弱的芽点也可能因为温度和湿度的突然变化而就此坏掉。
童湛言又看了看旁边的玉米。
它倒是挺努力,不过到底受限种子活性问题,就是两个星期都过去,也才长出第一片真叶。
童湛言给它浇了点水,回头检查起已经移栽进地里的几样。
短暂地缓苗后,茄子、黄瓜、草莓全面进入抽苗期,几乎一天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