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需要盛行蓄须,但也不是人人都蓄。朝中爱蓄的有八。九成,民间爱蓄的就少一些,都算不上稀奇事。
姬安被他逗得笑出了声:“皇后如此为朕的眼睛着想,朕心甚慰。”
上官钧抬手摸摸下巴,提醒:“可以了。”
姬安拿着剃须刀弯下身,一时又忍不住有点紧张,将刀刃轻轻贴到上官钧脸上,顺着下巴慢慢刮过。
第一刀后,上官钧微一抬手。
姬安立刻将刀拿起:“刮疼了?”
上官钧握着他的手调整角度:“刀再斜些,加点力,不用那么小心翼翼。便是划破了也没什么,小伤口而已,要不了两天就能好。”
姬安心中暖暖胀胀,保持着角度再下刀。这回大胆地用上力,果然是顺畅许多。
随后,一边再下刀,就一边忍不住地想——他们这刮胡,是不是也能算闺房之乐?
○●
姬安和上官钧休婚假没去远处,就在京郊的两处行宫。
本来只准备休十天,结果玩得太开心,一延再延,最后休了二十天才回京。
恢复上班的第一天,两人就再次收到众宰相羡慕的目光。
姬安有些心虚地慰问了众人一番,许诺用内库多他们一个月薪俸。
随后,开始发摺本。
众人打开一看——将男子与男子成婚加入律令当中。
宰相们倒是没多吃惊,或者说,他们有种“果然来了”的感觉,细细看内容。
姬安对此一条限制颇严。
第一,男子与男子成婚不讲娶嫁,但双方都要先从各自家中分出,共组新的一户。
第二,成婚后不可再娶妻纳妾。
第三,既无娶嫁,就没有“七出三不去”之说,过不下去可和离,家财平分。但若有过错方,如欧打对方、与旁人有染、违律犯罪,可由官府酌情少判家财。
御史大夫方怀静看完,先道:“陛下定的限制严,民间的许多契兄弟怕是不会到官府办婚书。”
只要不办婚书,便不算成婚,也就不受限制。
左仆射唐武接话:“办婚书要交钱,民间成婚本就多数人不会到官府里办正式婚书。据臣在地方的经验,和了解到的情况,城里都只有一半人家会办,村里就几乎都不办。
“得等到第二年收丁税,官府发现人口变动时再更改记录,如此不花钱也能得到官府认可。可若是男子与男子,如果一口咬定仅是好友,官府也不好认定他们在一起。”
姬安摆手道:“不用认定,只要不办婚书的,就和原来一样,官府都不管。这本也不是强迫性的东西,想办的人自会去办。”
如此,其实就和现状没什么区别。众宰相都没有异议地通过了。
姬安倒是发现了一个漏洞:“唐卿倒是提醒我了,待实行新田税后,取消丁税的那类百姓中,不办婚书的夫妇岂不是得不到官府认可?女子不比男子,若无官府认可,家中出点什么事会很吃亏。”
上官钧道:“可让各县每年年初或年底统计一次治下人口增减,在那时做记录。这是衡量政绩的标准之一,本也要统计的。”
姬安点点头:“回头让吏部补上这条。”
唐武应过是。
这事议完,继续下一桩。
姬安和上官钧休了二十天假,积的事有点多。
原本没想休这么久,不着急处理的事政事堂就留着等姬安回来。哪知休假时间翻倍,积着积着就多了。
姬安有点怀疑是不是宰相们故意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