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先在自家院子种了些,想着说是新鲜东西,可以拿到县里卖卖看。谁知等收了一吃,父子三人和孙母都受不住辣,倒是夏氏妯娌两个好这口。但想着江南人普遍不爱辣,就歇了拿去卖的心思。
之后妯娌两人一起捣鼓研究,弄出一种辣椒酱,在村里一分居然很受欢迎,哪怕受不得辣的人也说味道好。孙水牛见此,心思又活泛了,带上两坛子跑了一趟县城,卖出不错的价。
江南人的确普遍不爱辣,但也有一部分能吃辣的,一下就爱上这酱。
孙家便开始做辣椒酱卖,人手少做不多,就带着要好的人家一起种辣椒做酱。不仅在沧阴县卖,还卖到了宁安府。孙水牛去过宁安,知道那里南来北往的人多,爱吃辣的肯定更多。
果然,买卖越做越大,如今每月都固定往宁安送一次货。牛背村里许多人家都跟着孙家一起赚钱,对他们也更加高看。
此时孙铁牛赶车到门口,跳下车牵着骡子进院。屋里孙水牛夫妇听到动静也都出来,孙水牛帮着哥哥卸车,丁氏跟夏氏一同整理孙铁牛买回来的东西。
夏氏一边问:“买着盐了吗?”
孙铁牛叹口气:“还是没有。”
孙水牛道:“马上到十一月头了,送货去宁安时在宁安问问。”
丁氏也说:“宁安那么大座城,总不能还没盐卖吧。”
孙铁牛:“我就怕和你当年那样,买得到却运不回来。”
孙水牛也皱起眉头:“这倒是个大麻烦。”
这时,外头传来马蹄声。四人收了话,都往门口看去。
时常来牛背村的那个方衙役在门前驻马,跳下地来。
孙家兄弟连忙上前招呼,妯娌二人则是去给人和马拿水。
孙铁牛接过夏氏递来的水碗,转递给方衙役,一边道:“我今日去了县里,早知方兄弟要寻我,就转去县衙了。”
方衙役笑道:“我出门送《旬报》,你去了也见不着我。”
说着便摸出两份《旬报》,和一封信递上:“田知县给你家的信。”
孙铁牛赶忙道谢接过,又数了一份《旬报》的钱送上,另一份等下会帮忙送到村长家。
田守朴两年前高升,离开了沧阴县。不过这边弄不清他现在当什么官,提起来就还是用旧称。至于《旬报》,孙家自从手头宽裕后,每期都会买。
孙水牛提来一小坛子辣椒酱,兄弟两人再和方衙役寒暄几句,就送走了人。
回到院子,孙铁牛见大儿子已经被夏氏叫出来,父母也或抱或拉几个还小的孩子在旁等,就把信和《旬报》都给儿子:“快看看田知县说什么。”
孙大郎今年十岁,已经跟着村里秀才孔仁念了两年多的书,识得不少字,寻常看个信基本没问题。
他拆了信,一字一字念。田守朴来信向来都是大白话,就是为了让孙家容易听懂。
这信里就一个意思——若是沧阴没盐卖,不用担心,圣上会解决。
孙家兄弟不由得对视一眼。他们都曾亲眼见过圣上用仙术送来东西,此时再得了这封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