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得到稳固的同时,在最后一座火炮轰击下的怀平,因国都陷落、皇帝被俘的消息而士气萎靡。怀平守将摸不清盛军的虚实,犹豫了一晚,第二天开门献城。
燕伯善还在金武主持大局,燕似山的铁甲军休整一日就再次上路。这回是一人三马,从金武直扑西庆,堵截攻打西庆的打骨鲁军后路,依旧由姬安当后勤。
攻打西庆的打骨鲁军人数不少,前后两批加起来有八万之众。怀平被围之时,打骨鲁王考虑到调近处的北边驻军应该足够,这边远一些,而且西庆也重要,就没往这边传令。因此这边没有得到消息。
这边的打骨鲁军倒是确认了姬安和上官钧在西庆城内。因为有几个打骨鲁的俘虏趁着盛军“不备”,逃回那边大营,将消息带了回去。
而且,他们虽然听出逃的守军说了盛军的新火器,却没有见到,城头上依旧是盛军拿手的床弩和投石机。因此战意颇为高涨,势要将盛国皇帝和大司马抓回去。
哪知,这里正打得热闹,突然就有好些国都的臣子狼狈地跑来,带来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怀平被围,国都城破!
这些臣子在轰鸣声中逃出来,甚至都说不明白盛军是怎么攻进国都的。
于是大营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说,打骨鲁王肯定也逃了,得先找人。一是说,回兵去救国都。
吵来吵去,最后决定回国都——因为他们的粮草是国都供应,国都没了,他们的粮支撑不了几天。同时也派出一支小队找人,并且去河西走廊西边的几座城要粮草。
然而,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盛军竟会来得这么快!
当天晚上,打骨鲁大营遭到了南北两面夹击的夜袭。而且,他们也终于见识到了盛军的新火器。
现在留言板在燕似山手中,姬安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给西庆城里的盛军将领提供了准确的情报,并且把三座火炮都调回了这边。
这一晚的西庆城外,火炮轰着打骨鲁前营,铁甲军切割着打骨鲁后营,最后大军冲进营区。
等到天亮一点数,八万打骨鲁军溃逃一半,死伤、被俘一半。
姬安先拉着上官钧去慰问了一番铁甲军,回来后脸上却现出点愁容。
上官钧奇道:“陛下在愁什么?”
姬安叹气:“原先忘了考虑战俘……一下多出几万人,哪怕一日一餐,都得多消耗多少粮食。”
上官钧愣了下,随即不禁莞尔:“陛下放心,他们自己还有点粮,而且也吃不了多久,过几日就押回金武去了。打骨鲁是全民皆兵,青壮都被抽调,地就没人种。现在才三月中,押回去来得及春耕。”
姬安听得这话,眉头才打开。又想起先前西庆的不少俘虏其实也是这般处理,人放回家去,向各家征的粮草也发回去,只取大贵族的粮仓,倒是很得民心。百姓只想好好过日子,哪管上面谁打谁呢。
只是这回的俘虏姬安一时没想起来处,脑子就打了个结。他左右看看,见无旁人,飞快在上官钧脸上亲一口:“还得是二郎。”
上官钧眉头微动,也是一叹:“原以为能拿回留言板了。”
刚才燕似山和师晟要归还留言板和定位器,但姬安让他们先留着。
铁甲军作为战力最强的精锐,保持灵活性对战局有利。当然,高机动性背后需要粮草支撑,姬安趁着一月放假时,足足准备了六十日的粮草,只要铁甲军行动,他就能充当后勤。
只是往后怎么打要看燕伯善的安排。如此一来,双方能保持联系会更为方便,而且也能让姬安更快了解西北军情。
姬安瞥一眼上官钧——打仗的事,上官钧可比自己清楚得多,说这种话,不就是想自己哄他。
哄就哄吧。
姬安温声软语地哄:“仗打完就会还回来了。反正这段时日我们都在一处,也用不上留言板。”
上官钧反驳:“完全收复西北,估计要到五六月。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