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打骨鲁虽比图国偏南一点,但两边的气候还是很相近。
“雪灾一起,冬季不仅会冻死的众多牲畜,奴隶也会死一批挨不住的。等到开春,那边的马会比以往更瘦,正是对河西发起进攻的绝好时机。”
他一说话,众人神色顿时微变——显然这件事该是姬安和上官钧已经商量好的。
姬安却是眸中含笑地看一眼上官钧。本来两人准备下说服政事堂的说词不是这个,不过驻图大使的来信正是时候,从这个角度切进的确更佳,毕竟人总有是不愿放过好机会的。
除了早已知道西北用兵计画的刘叔圭,其余人都开始认真考虑上官钧的话。
片刻后,韦侍中犹豫着说:“可是,如果北边真闹起雪灾,我们这样趁人之危,会不会不太好……”
上官钧淡淡道:“打骨鲁要闹了雪灾,难道开春之后他们会老实吗?”
众人顿时一凛。
打骨鲁南下劫掠,一般都是在马匹肥壮的秋季,劫掠回物资更好过冬。但若是冬季里死了大量牲畜,等于家产骤减,明年吃用不足,哪怕开春时马瘦,也难保不会来劫掠。
姬安续道:“这两年西北对山中部族的招揽颇见成效,往西北运粮的路也都修补平整。我们又研发了好些强力的新武器,粮食储备也够打上一仗,如今还适逢打骨鲁雪灾。众卿,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他说这话是极有底气的。
自去年春在江南推广新稻种,收成翻倍,今年春新稻种已是完全覆盖江南六路。加上冬油菜也推广开,让那些需要空一年种豆的田都能年年种稻,这两年的丰收一下就让大盛的官仓充实不少。
今年春又开始推广新麦种和棉花,刚收获的麦子即使增产没有稻谷那么多,但既然是“增”就是有多。棉花是推广头一年,种植量不算大,可姬安收购了许多,够给出征兵士做被子抵御西北春季的寒意。
这两年里尽管都有些局部小灾害,不过灾情不严重。哪怕是赈灾之后的存粮,都足以支撑一回军事行动。
再则,上官钧让人修整好河关那边的运粮路之后,积累下经验,接着就转去修西北边的各路段。现在从中原往西北运粮,时间能比以往节省三四成。
更别说,火箭车、火箭筒、轰天雷这些新武器,这两年一直在往西北送。而且从丰泰元年起,姬安和上官钧就挑了好些能臣就任西北,现在都已成功统战了边境山脉中的部族。
对于大盛而言,已然准备充足。
下辖户部的尚书左仆射唐武沉吟着说:“陛下,除了粮草,还需准备武器。平常储备的是常规数量,若想开战,今冬就得加造大量箭矢、刀盾与轰天雷。
“另外,战时运送物资要征发数量不小的民夫,抽调畜力。战后还要结算死伤兵士与民夫的怃恤银,以及死伤牲畜的赔付。这些钱也不是小数……”
却是上官钧回道:“不用国库多支出。枢密部调用军费,剩下的陛下会补足。”
众人顿时再一次神色微变——天子掏自己腰包打仗,这事好像还没听说过?
但想到前两年的抄家所得不知花完没有,还有这两年姬安拿出的那些赚钱东西,以及煮盐转晒盐过程中的一部分盐利……也难怪姬安说发兵的底气能这么足!
只是,韦侍中还坚持说:“臣仍旧以为……若打骨鲁不动手,我们就发兵,实在是师出无名……史笔如刀,只怕后世对陛下会有好大喜功之批语……”
姬安听得忍不住暗自吐槽——想多了,收复“自古以来”的河西走廊,后世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叫好。
他转眼看向上官钧,见上官钧皱起眉,隐隐透出点好似想说什么、又一时想不到怎么说的模样,就悄悄伸手过去拍拍上官钧手臂。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