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什么这样卖要贵两文?”

衙役:“那些粮从外头运过来,人家行船和人手嚼用都得花钱啊。那些商人说了,用粮收了菜籽,再将菜籽卖到别处,赚的差价才能抵得回运粮钱。不拿菜籽换,就是卖十文一斤也是亏的。你们要觉着不划算,也可以自己出去卖菜籽。”

那些人就听得面色讪讪。他们去宁安买过一次粮,可算是知道买卖当中的水深得很,自己出去卖菜籽只有更亏的。如今后悔当初卖种子已经晚了,幸好十文的价也不算太高。

又有人问:“上官,那县里的粮价是不是也会掉啊。”

衙役:“这个我可就猜不到了。不过,今日我出城的时候,听说粮铺已经取消了每日限量,但价似乎还没有开始掉。”

只是,外头来的卖十文会亏。那本地粮再怎么跌,应该也跌不破这个价。

衙役又道:“对了,还有稻种的事。”

他掏出一张纸递给孔村长:“这是给你们村分配的高产稻种数量,领的日子也写在上头了,你们自己看怎么分。这种子可以贷,也可以用普通稻种按二比一换,贷法和油菜籽一样。另外,棉花的试种报名也开始了。”

衙役还赶着回县城,说完就站起身,告辞上马。

村人们送走他,又都围住孔村长问稻种的事。

孔村长提声道:“别急别急,离领稻种还有些日子,这个我们可以再商量。现在先商量下怎么运菜籽去换粮,明日就能换了,早点换到早点安心。”

村里就三辆牛车,每日运力有限,等不及的人家只能自己推车进城去。而且用牛也得给主人家一点报酬,怎么个运法的确得商量。

众人听这话在理,就先商量起这一桩。

第二日清晨,头一波菜籽运往县城。

今日只有村里的牛车,还没人自己运,毕竟不知道城里的具体情况。所以跟着去县城的人就特别多,孙家两兄弟都在其中。

一行人来到城门处,立刻有衙役上来说:“换粮是吧?不用进城,直接去码头就行。”

孔仁道过谢,指挥众人转个向,往码头去。

到得码头,已经有一些村子在换粮,称重的队、领粮的队都热火朝天。

有人按捺不住,先跑过去仔细看了,回来时眼睛都发著亮:“真的是米粮!瞧着还是新米!没见霉烂!”

孔仁感叹一声:“天恩浩荡啊……”

就在昨日送来的新一期《旬报》上,民生专栏里详细分说了这回江南赈灾始末,桩桩件件都是天子细致的安排。今日来县城的路上,孔仁就把这内容给村人说了说。

此时众人听见他这话,也纷纷虔诚地跟着道:“天恩浩荡!圣上万岁!”

去年秋日遭灾的时候,许多人家都觉得不举债不卖田就要活不下去了,怎么都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造化。

就在这时,一个夥计模样的人腾出空过来问:“你们是拿菜籽来换粮的吗?随我来吧,先排队验菜籽,再去称粮。”

孔仁领着众人跟着他走,一边问些细节。

队伍看着还得排好一会儿,孙铁牛就对弟弟说:“那你在这里跟着,我进城了。”

孙水牛点头道:“你去吧,记得问下布价。”

孙铁牛应过一声,转身要走。有村人发现,问他去哪,他回一句“去县衙报名种棉花”。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页?不?是?i?????????n?????????5?????????则?为????寨?佔?点

还有些人家要报名的,闻言都分人出来跟他一同,连村长孔家也有人来。以孙铁牛娘子和知县夫人的关系,众人都觉得跟着他放心。

路上有人问他:“铁牛,你家打算种多少亩棉花?”

孙铁牛没回,只说:“这哪是我说了算的,得看农学署安排,能不能看上我家还不一定呢。”

就有人笑着锤他一下:“得了吧,有知县的关系在,你家肯定能种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