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米粮商会一直在推托,说是外面收的粮还没有回来。但村人只是见识少,不是真傻,哪会两三个月了还运不回来的?税粮怕是都运到各处官仓了!明显就是粮商在囤粮,等到明春赈济粮一断,就好大涨价。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页?不?是????????????n?②????2?????????o?m?则?为?屾?寨?佔?点

虽然村中秀才曾去县衙里打探消息,但知县也只是一再保证,明春朝廷会安排人以合理的价格收菜籽。可光有钱没有粮,人也不能啃铜钱过活。要是拿着钱往外跑,那家里的地怎么办,明年的收成怎么办!

孙水牛心眼多,还专程想法子找县里户房的老人打探过。说是多年前那回大灾,哪怕后来朝廷调了粮来平价,也只能压在二十六七文一斤。要按着这个价算,他手里的钱加上卖菜籽,根本吃不到秋收。

还是得趁着粮价没涨得太狠,先囤下粮食才行。

孙水牛合计了下沧阴县四周,最后觉得,宁安虽然离得远一点,但也就那里还能有点指望买到粮。

宁安在江南东路最北端,离受灾州县有些距离,又是江南最繁华的城市。据说还是什么水运枢纽,他听不太懂,但知道意思是各地的船去那里方便,想来总不至于缺粮。

于是孙水牛寻了村中那些同样卖掉不少种子换钱的人商量,最后众人推选出五个青壮,由孙水牛领头,试试到宁安买粮。

头一回,众人心里没底,就没带太多钱,不过买粮之行还挺顺利。宁安的粮价现在是糙米十文一斤,听说以前是七八文浮动,今年受灾就涨了一点。只是城中百姓吃得起,就没有多少抱怨声。

孙水牛也觉得这价可以,哪怕摊上他们五人的来回船资、住宿,都还是划算的——沧阴县城现在已经涨到十六文一斤了!

众人高兴地买了粮,心里总算踏实了不少。纷纷议论著运了这批粮回村,就把剩下的钱都带上,再来一趟全换成粮食。

哪知在上船这里出了事!

孙水牛领着村人和船帮的人吵了几句,但也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只能推着堆满粮食的车离开。

五人没走多远,就停下聚一块商量。

“现在怎么办,再找别的船?”

“怕是没有。我听说,哪些船跑哪些地方,都是各船帮划分好的。”

“我们自己包一条小船呢?”

“那得多少钱啊!”

“要不,我们走回去?”

“好像可以,也就是多花几日功夫。”

“你们想得太简单。不跟着大商队,又没有镖局保护,碰上劫匪怎么办?”

“我们这些一看就是粮食。现在哪里不缺粮,外头人生地不熟的,只凭我们五个怎么护得住。”

“你们别说,最近我还真在县里听到好几回有人被抢了。倒是没丢命,就是身上的东西连着衣服全都被抢走。”

“要不……还是算了?把粮卖回给粮铺……”

“啊!难怪买粮的时候那个夥计还专程说,收粮和卖粮不是一个价!他知道粮上不了船,也不说明白,就等着我们回去卖,再赚一层!”

七嘴八舌一通说,最后另外四人全看向孙水牛。

孙水牛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来宁安买粮的主意是他出的,现在他总得站出来。

他沉吟片刻,说道:“我先去打探船的消息。买都已经买了,还是要试一试,多花一点钱能运回去也值。不过,既然船帮不给运粮,那别人愿意运也得悄悄的,白日肯定不行,要夜里才能走。你们先找个地方待一待。”

众人又商量了个地方,这才分开两路。四人推着车离开,孙水牛去寻船家。

*

牛背村这五人商量之时,正好停在姬安所坐的茶摊边上。

他们虽自觉压低了声音,但众人围着粮车,要让旁人都听见也不能耳语,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