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就在城内,姬安带的人不多,便全安排在行宫里住着了。
王晦先前准备得好,姬安下车进殿,感觉和在京城皇宫似乎没有多大差别,除了摆的东西有些不一样。
郑永过来请示:“陛下、大司马,今晚可还要备膳?”
姬安虽拒了要应酬的接风宴,但“休息”只不过是个藉口。按着他原本的打算,是要去酒楼尝尝宁安的特色菜。
不过今天天气不好,上官钧劝道:“江南的雪不像京城,下起来身上地上都会沾湿,陛下还是明日再去吧。”
都已经来了,也不急在一时。姬安点头说:“备膳吧。随便通传下去,谁要想出门的可以随意,留句去处便好。万一有需要,也方便寻人。”
郑永应了是,退下去。
姬安环视室内一周:“好像没出宫一样,我还以为宁安的宫殿会有所不同。”
上官钧:“明日出了街,陛下便有感觉了。”
好歹也坐了六天船,姬安下船到现在都还感觉走路晃悠。既然不准备出门,他舒服地泡了个澡,真就好好休息一番。
第二天,没有早朝,也无需议事,姬安依旧睡到自然醒。就是这几天在船里都醒得早,他的生物钟也跟着变早。
吃过早饭,姬安问:“奏疏房那边怎么样了。”
洪大福回道:“一早便开始忙。”
从姬安离京之日起,奏疏便改往宁安这边送,现在堆积了好几日,奏疏房估计得忙上一天。
姬安虽然不用朝议,如果没有要事也不用召宰相们商议,但奏疏还是得看的,在宁安的官员也都要见一见。他给自己的安排是,到放假之前,每天工作到下午2点,后面是自由活动时间。
此时就吩咐人先送了一部分奏疏过来,和平常一样开始批阅。还摊了一半给上官钧:“二郎分担一半,有需要我知道的再和我说。”
于是终于出现了来到宁安和在京中的首个不同之处——两人在殿中一起批奏疏。
姬安偶尔抬头看到对面的上官钧,总禁不住想笑。虽然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会笑,可就是忍不住乐。
上官钧垂眼看着奏疏,却准确地捕捉到姬安的动作,开口说:“从宁安回去之后,是不是陛下就不会早早赶我回立政殿了。”
姬安哈哈笑道:“不行不行,你看你现在在这里就很影响我的效率。也就是这会儿当度假,慢点就慢点了,回去以后可不能这样。”
如此看到下午2点,姬安没有加班,放下奏疏就拉着上官钧出了门。
今天的天气比昨天好一点,雪停了,云也散开些许,但还是没怎么见阳光。
姬安和上官钧坐上小马车,只带着朱顺和一队羽林卫,就低调地离开行宫。
正如上官钧所说,出了街便能感受到不同。
宁安作为大盛的第二大城市,尽管同样繁华热闹,却有着彷佛和启阳完全相反的模样。
启阳城中也有河水穿过,但只有一条河道,街道整体还是呈方正形,都是南北、东西的十字交叉。
宁安却不同。这里河道众多,大河道就有两条,小支流更难数尽,将城中分隔出不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