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圭刚才就已经有心理准备,此时先向姬安笑道:“陛下可是需要臣跑一趟江南,为陛下送那冬油菜的种子。”
姬安也是一笑:“叔圭通透。而且,我听二郎说,你长于后勤调度,这回就交由你来统筹两路转运司。”
只从称呼上就能听出,这话说得甚是亲密。
刘叔圭颇有些受宠若惊地站起身,对姬安和上官钧作揖道:“臣必不负陛下与大司马所托。”
上官钧抬手示意他坐,却是说:“运种子不如你自己走更快速方便。还是你尽量多跑,让陛下直接将种子送到各县。”
姬安愣了下:“好多地方呢,叔圭一个人跑得过来吗?”
上官钧解释道:“州县是按户数划分。江南鱼米之乡,丁口稠密,州县的范围就比别处小。而且水道纵横,行船方便,叔圭又是枢密院的人,可以征调水师的快速船只。规划一下,未必跑不过来。”
刘叔圭会意,接话道:“臣一会儿就做规划,今日之内呈报给陛下与大司马,明日便能出发。”
姬安欣慰地点点头:“好,辛苦你了。待你回京,我必重赏。”
○●
姬安在宫里为江南两路的水患头疼,城郊皇庄上却是一派喜气洋洋。
原先的几场雨还让李震士担心过几日,但秋分之后一直是艳阳高照,他就彻彻底底放下心来。
进入秋收,他干脆不回京了,直接住到皇庄上,每日都到田间亲自盯着各处收割。甚至每一样都自己跟着上手收一收,亲自体会种植手册中讲述的要点。
今日轮到收红薯,先是农学署的庄户们下地试收。
第一窝红薯被挖出来之时,数量与个头都引得众人惊呼连连。
“八个!竟然一串真有这么多!”
“而且每只个头还不小,都要赶上萝卜了!”
众人当中只有留下的几人先前见过块状种子,虽然书上有描述,但亲眼见到的冲击力还是很大。连他们都如此吃惊,更别提因为去河关而没赶上看种子的那些人。
李震士简直双眼放光。
他走过去,弯身拿起一个在手中掂一掂,忍不住惊道:“很实!”
随即直起身,放眼望向三亩红薯地,心中大致算算,心跳都禁不住开始加快。
不过他很快又压下兴奋,在心里自语道——这是良田,关键还要看砂壤那边能产多少。
想到这里,李震士都有些等不及,招呼上几个人,带着他们快步向砂壤地赶去。
第171章 亩产
李震士带着几个人来到种红薯的砂壤地边。
这里也是三亩,但又划分为两半。一半是按着种植手册上的肥水要求都伺候好的,一半是只供足水却肥料减半的。
李震士拎上镰刀和耙,看清地面标记,交代几人挖足肥那半边,自己则绕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