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政事堂的顾虑才是关键。”

政事堂众宰相的反应倒是不太大,但一下就指出了关键——粮够不够。

江南这次两路受灾,范围不小。而且受气候所限,都不太合适种植冬小麦这样的越冬粮食。这也就意味着,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下粮种,秋天才能有收成。这段空缺时间里,都得靠朝廷往里填粮食。

但朝廷的储备粮也不宽裕,去年虽然算得上丰年,可又给图国供了二十万贯的粮食。哪怕现下还没算过具体数目,大致估一估就感觉颇为捉襟见肘。

而且,朝廷的大量粮食都被调走,常平仓里没了粮,各地粮价立刻就会跟着飞涨。如此一来,大半个大盛都有可能出乱子。

说到这个,姬安刚平下去的气就又升上来了——其实不是不够粮食供给灾民,而是大量粮食都在那些士绅手里,多少家族的粮仓都有粮食堆到霉烂。

所以许多江南出身的官员才会反对得异常激烈。受灾地的众多士绅现在就等着用粮食去换灾民的田地和儿女,姬安突然搞这一出,无异于和那些士绅抢田抢人。

至于别的反对官员,自然就是“兔死狐悲”了。若是不能从一开始就把姬安的念头掐灭,以后终有损害到他们家族利益的一日。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朝廷手上的粮不足以支撑,姬安的想法就实现不了。

姬安深吸几口气,再把郁气压下去,说道:“这个我已经想过。农学署先前就上过奏疏,劝我在江南推广冬油菜,秋种春收,正好接到春耕下稻种。我原想先挑几个地方种上几亩做试点,但既然碰到天灾,那等水退了,今年应该能种得上。”

上官钧:“冬油菜?”

他仔细回想一番,记起来了,难怪当时觉得那本奏疏缺点什么——缺了种子调运,就问:“可是需要陛下买种子。”

姬安:“嗯。等河关秋收完,应该够买这一茬的。到明春有收成,百宝囊给我结了‘钱’,正好接着买稻种。”

上官钧确定是百宝囊提供的种子,在种植上也就先放下大半的心,只继续问:“但油菜不能当粮食吃,能否顶得到明年的秋收。”

姬安:“不拿来吃,卖菜籽给油商。有了钱买粮,顶到秋收应当不成问题。”

上官钧:“那得有地方愿意收那么多油菜籽。”

姬安:“我们大盛的油商,不会消耗不了江南两路的多出来的那点油菜籽吧。现在油的价格不算低,便是降一点,也有利润空间,卖得多了总体还是更赚的。”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í????u?????n??????????????c?????则?为?屾?寨?佔?点

上官钧:“只怕也和粮商一样,吃准了朝廷要靠着他们收购,会把收购价压得极低。”

姬安:“如果我另外给他们机会卖盐呢?”

上官钧一愣:“盐?”

姬安:“福吉晒盐场出的盐,现在全是我的。花钱收油菜籽,便可换到盐引,你说他们干不干?”

盐虽说是朝廷专卖,但朝廷也不会亲自经营。只是将盐卖给有资格卖盐的盐商,同时收取盐税,之后就由盐商自行运销。

盐利之高,只看那些富可敌国的盐商便能知道。只要有机会在卖盐上插一脚,没有哪个大商人会不心动。

上官钧思考片刻,回道:“可陛下过几年不是准备改革盐务?”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