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不是该等紫霞寨落网,取了那边证词证物,才能结案?”
张湜犹豫着偷偷看一眼上官钧。
上官钧就解释道:“剿匪不以缉拿人犯为先,领头的那些很可能就地击杀了。夏侯通这边有证物,也有梁继一家的证词,确可结案。彭彧的案子也是如此。现在距离秋分不远,结了案很快便能行刑。”
姬安没犹豫多久,同意道:“那便先结案吧。如何判?”
张湜:“夏侯通及两名共谋心腹为首犯,判斩刑,余下相关人等依罪行流放各地。”
姬安:“去杀鲁常胜他们的那夥人,身上没背着其他案底?”
张湜:“他们为夏侯通做事已有十年,这十年间多在京城,倒是没惹出过事。十年之前的太久远,只能向各地发去文书,看有没有地方反馈回来。目前还未收到信。”
姬安点点头:“行,依律该怎么办怎么办,结了案上本奏疏。”
说完,又想起加一句:“对了,回去给彭彧加顿肉。”
张湜应过是,就行礼退出去。
上官钧看姬安放下手中的信,伸手过去拿,一边说:“彭彧又给陛下编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姬安端杯喝茶:“没什么特殊,不过他都快死了,也不差那几顿猪肉。”
上官钧快速扫过那封信,见写的都是江南生活的一些琐事,就没计较地放下了。
○●
出伏之后暑气渐渐消散,到了八月上旬,姬安就让众人开始做准备,过完中秋便搬回立政殿去住。这时清凉殿已经装上了淡绿色的玻璃窗,不过两边殿宇窗户规格一样,可以拆下来再装到立政殿去。
众内侍小厮自然要跟着一同搬回去。就在这时,鲁常胜托人向姬安提出想出宫。
其实早在千秋节的时候,朱顺和鲁常胜都已恢复到能够自理,鲁常胜当时就觉得自己不该再赖在宫里混吃混喝。但他要出宫,势必就影响到赵老妪的去留。
赵老妪和女儿分散近三十年,刚刚相聚,若是出了宫,再想见面就不方便了。鲁常胜又觉不忍心,左右为难之下,还和朱顺商量该怎么办。
朱顺倒是一直没有搬回原本的房间。虽说鲁常胜受伤和他没有关系,但他觉得既然有缘相识,也该多照顾一二。朱顺看得出鲁常胜和李全喜在宫里不自在,就一直留下来陪着他们,总归有个熟人要好些。
那时听得鲁常胜忐忑的问题,朱顺笑着温声安抚:“就凭你们带来的紫霞山消息,你们大可心安理得地住下去。不用担心,好好养伤就是了,圣上这里不差你们两张嘴。”
既然他这么说,鲁常胜也就稍微放下心,厚着脸皮又继续住了半个多月。
姬安事多,虽然记挂朱顺,时不时也会过去看看,但只是知道两人恢复得好,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w?a?n?g?址?F?a?B?u?Y?e?ì????u?????n?②????????????????
此时听人传了鲁常胜的请求,他就召宋远之来细问。得知两人的伤口都已恢复好,就是还有一段时间不宜使大力,也不宜太劳累。
既然这样,姬安也就不拘着人在宫里无所事事了。不过,他先跑了一趟后宫去找李太嫔。
姬安单独和李太嫔商量:“太嫔可想出宫去住,或是回乡?我都可以设法安排。”
李太嫔着实愣了下,完全没想到姬安竟然会提这个。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