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姬安:“要那么好查,大理寺也不会两次都徒劳无功。对了,既然高勉要查,那得和大理寺打个招呼,卢雍就先扣在京里吧。”

先前的吏部案子牵扯众多,到现在都还有首尾没忙完。大理寺连押解的差役都腾不出人手,一众刺配的人犯还全关在狱中。

巧的是,说人人到。这时就听屋外有内侍禀报:“陛下、大司马,大理寺张少卿求见。”

两人不禁对视一眼——现在接近宫门下匙的时间,这个时候来,必是急事。

姬安宣了人进来。

大理少卿张湜行过礼,就急道:“陛下,彭彧的案子有结果了!”

第137章 旧案

姬安都快忘了彭彧这个人,听张湜提起,不禁愣了一下。

上官钧倒是记得清楚,问道:“去岭南查案的人回来了?”

张湜:“上月底便回到京中,还带回几名重要证人,都指证了彭彧。彭彧先是不认,刑房使些软手段熬了他几日,他受不住,今日终是吐了口。臣刚审清,与各县卷宗中的细节皆能对上,便立刻来报。”

姬安此时也回想了起来,抬手示意:“坐着慢慢说。”

张湜谢过座,坐下从头细禀。

“彭彧”这个名字,自然不是真名,不过他的真名也并不重要。

彭彧出生在一个偏远的下县县城,幼年丧父,随改嫁的母亲去到继父家中。他长得好,嘴也甜,继父薄有家产,待他挺好,但也养成了他的娇气。

好日子过了六七年,他母亲病死,继父又染上赌瘾,渐渐败光家财。彭彧眼看着继父靠不住,卷了家中最后一点值钱东西,扔下继父和弟妹跑了。

随后彭彧辗转去到州治所在县城,钱都花光,干脆就去了南风馆。前礼部尚书周广世的大管家石金吉,就是在那个时期结识的彭彧。彭彧在南风馆待了两三年,据说被一个恩客带走。

张湜讲完彭彧的身世,开始说案情:“彭彧犯下的三桩灭门案,分在三州三县。第一桩,是在八年前。”

姬安听到这,又愣了下:“等会儿,八年前……他多大?”

张湜:“彭彧今年二十六,八年前是十八岁。”

姬安不由得瞪眼:“他竟然二十六了?!我还以为……才十八九……”

张湜一时有些莫名:“呃……他的长相是显小些……”

上官钧看看姬安,抬手给他倒杯茶:“陛下当初见到彭彧时,他敷粉描眉了,陛下错判他年纪也不奇怪。他十八岁就犯下灭门之案,显然是个极为奸猾狡诈之徒,幸好当时没有放走他。”

姬安想起先前自己还探查过彭彧,打开系统调出人物卡一看,果然是二十六岁。大概当时只顾着看彭彧的两个忠诚值,都没注意到年龄。

他判断年龄少有失误,着实是惊讶了一下。不过也很快回神,催道:“继续说吧。”

张湜继续道:“彭彧离开南风馆约摸半年后,出现在另一个县,被一个花甲之年的富户带回家中。那富户家里人丁不算旺,男丁是三子五孙,加上妻妾,平日里都住在城外的庄子上。

“彭彧去了之后一个多月,某天夜里,那庄子忽然起火。大火烧了一夜,远处村子里不少人家都看见了。直到第二日天明还未灭,村人觉得奇怪,村长就带人去看究竟,灭了火后报官。

“县衙去人查看,发现庄子几乎烧成白地,连尸首都难以辨认。那庄中也养有不少家丁护卫,全庄上下百余口人,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全烧了,着实蹊跷。但县里查了几个月没结果,只得作为悬案上报。

“后两个案子分别发于两年后和四年后,案情都与头一个相差无几。但因三案发于三地,还不在一州,加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