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是以……”
上官钧在,姬安还能占据主导地位,加上年纪与传言中相当,自然也就不难联想到是谁。
姬安:“可去过吏部,拿到农学署人员的名单?”
李震士:“臣上午去了,已见过署中众人。”
根据先前的报名、推荐、考察,现在农学署中共有七人,李震士就是被姬安召回京任农学令。
李震士此人出身于耕读之家,但祖上连秀才都没有出过。他以前亦是一边耕作一边读书,哪怕中了举也没有离开田边。后来外派各地,依旧时常下地考察,有丰富的田间经验,这就是姬安看中他的地方。
姬安又道:“王晦那里的庄户,都会归入农学署,你知道的吧。”
李震士:“是,王内侍昨日已和臣说了。臣与他们聊过,都是经验老道的农人,臣日后还得倚重他们。”
姬安看他这般态度,目前感觉甚为满意,至于李震士是真性情如此还是装出来的,看一段日子便能知道。赖大壮等人背后是王晦,姬安想要探得虚实还是容易的。
此时,李震士抬眼看看姬安,犹豫片刻,还是主动说:“昨日臣见到一本讲轮种的书,庄户们说是陛下赐的……”
姬安点头:“嗯。不过他们毕竟学识有限,研究了一冬也还是一知半解,李卿有空之时便先和他们一同参详那书吧。”
李震士闻言,不觉奇怪于他那句“有空之时”是什么意思。农学署刚设立,除了推广农具,不正好能以此为研究方向。
就听姬安再问:“你应该知道河关开田的事。”
李震士点头:“邸报与《旬报》都登了。”
姬安:“今年春,我要试种几种新粮。在河关种的新稻种,就是重中之重。农学署里只需留下两人,与几名庄户。余下的,由你亲自带队去河关,教导那里的边军与百姓种好新的稻种。”
李震士微愣,随即连忙拱手应是,又问:“不知那新稻种是来自何处。”
姬安给他递上一本小册子:“来自何处你就不用问了,这一本册子是那稻种的特性与种植要点,你可以带人先研究一二。”
李震士接下,又思索着道:“河关……那不日就该启程了,否则恐赶不上育秧。稻种可是已经运过去?”
姬安:“中央军要派一部分人去支持河关,由枢密都承使刘叔圭带队,你与他们同去便好。这次开出的田大多数是军屯,稻种由都承使负责,你有什么事都可直接问他,我已和他说过。”
李震士:“那臣稍后便去枢密院一趟。”
姬安点头道:“若无他事,你现在就可以去了。如有什么需求,和叔圭说,或是进宫见我都行,休沐日也无妨。”
李震士赶紧起身,行过礼便要退出去。
姬安突然想起昨晚的另一人,又叫住他问:“我听王晦说,你收留田守朴一同住。”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b?u?Y?e?不?是?ⅰ?f?????è?n???????????????o???则?为?屾?寨?佔?点
李震士:“回陛下,是的。他上京途中病了一场,来得晚了,寻不到客栈空房。”
姬安:“你觉得他如何。”
李震士就不由微笑道:“臣与他颇为投缘。若他能高中,臣想求陛下让他到农学署来。”
姬安跟着笑道:“这我不能先应你。我要用人的地方啊,可多着呢。”
*
田守朴觉得自己今年的运气很不错,虽然进京晚了,却是因此遇到好心人,住进好院子,能安安心心备考。
连着两年开会试,今年来考的多数还是去年那些人。而去年已经选中一批,他的好运要是能持续下去,说不定今年能有幸上榜。
田守朴昨日听说了“图书馆”这么个新鲜的地方,心里惦记着,今日就寻了过去。
不算难找,果然是到太学附近一问就得到指路。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