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官钧:“马怕什么搬,马倌还得专程牵它俩去跑。”

姬安笑笑:“也是。”

有种他多虑的感觉。

姬安突然就开朗了一些。

过着看看吧,两人相处本来也是要磨合的,经营好当下,才能有如愿的未来。

*

除去元旦相互拜年的大朝会,今天是新年头一次议事的朝议。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也避免不了节后综合症。众官员一时都还没找回状态,朝议平平淡淡地走向结束。

最后,姬安宣布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新设的图书馆,由启阳府监管,待安排好人手就开始募集书本,择日开放。

图书馆的事在新年假之后就过了政事堂,只是一直没开朝议,就一直没有宣布。朝议官都能进藏书阁,多数人去体验过,此时对新开的图书馆就能很快理解并接纳,广开文教也是士人普遍支持的事。

第二件是在司农寺下新设农学署,进行农学相关的研究、著书与教学、推广,欢迎有志官员自荐,也欢迎上书举荐人才。

这事是姬安和上官钧商量好的,直接在朝议里宣布,连众宰相都听得一愣。不少人悄悄去看司农卿,发现他也是面带惊诧,显然没有得到提前知会。

农学署的构架宣布完后,姬安问了一句是否有人有意见,下方并无人出列表态,今天的朝议也就到此结束。

随后的政事堂议事中,姬安刚坐好,中书令吕绅便先开了口。

吕绅:“陛下怎么想到要设立农学署。”

姬安环视众人一圈,笑道:“劝课农桑本是朝廷职责,我看目前的农书都是私人著书,没有朝廷修书,就觉得该设立一个部门完善一下,更便于教导百姓农事。”

吕绅:“但各地的实际情况都有不同。”

姬安:“也有相通之处嘛。再者,还有农具的改良、创新、推广,有个专门的部门办事,州县作为配合,效率会高很多。”

吕绅没再说什么,左仆射潘济则接道:“陛下的想法是很好的,只是,怎么没先和臣等通个气,一同完善完善。”

姬安莞尔:“元宵假里不想打扰诸位爱卿,和大司马商量好便宣布了,在朝议上直接商议。诸位爱卿可是觉得哪里不妥,现在也可以提。”

然而这事的确没有可以反对之处,潘济只得说:“陛下和大司马思虑周详,臣无异议。只是臣辖吏部,这农学署的官员可要由吏部选派?”

姬安:“不急,先等等举荐。”

潘济应过是,这事就过去了。

这时,上官钧开口说:“中央军要搞一次选拔,周广世在礼部操办过两次科举,经验颇丰。下文给吏部,调他进枢密院协助选拔,再调盛隆接任礼部尚书。”

众人又是一阵惊讶。上官钧这不是商议的语气,明显是已经做好决定,只是通知一声。

不过,严格来说,官员调动不需要在政事堂商议。上官钧还兼尚书令,四品以上的官员调动只要姬安同意,旁人也说不得什么,能通知一声都算是出于尊重了。

潘济察觉上官钧在看自己,连忙应道:“下官回去便知会吏部。”

上官钧这才收回视线。

只是,震惊众人的事还没结束。

姬安接着拿出了孙氏的那一封“国书”给众人传看。

这是比前两件事更重量级的炸弹。

刘叔圭都不知道此事,忍不住惊讶地问:“陛下,这是何时…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