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
姬安泡在舒适的热水中,闭上眼睛打开系统。
照惯例,他先看看这两天的“赚钱”情况,确认没有异常,再进入【实验室】,查看目前进行的实验进度。
实验室中正在跑两个实验,一个仿真海边环境在晒盐,一个将红糖脱色为白糖。
姬安作为纯外行,没有浪费时间去干自己搞实验那种事,直接花能量让系统“吃书”来设计实验。虽说他还要攒着能量买种子,但该花的地方还是得花。
原本晒盐这事,姬安感觉十年内都不用想,毕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现阶段姬安根本不可能仅凭一本“闲书”就说服得了众宰相。他得先拿出稳定提高粮食产量的实绩,才有可能去动制盐。
而且人才更是个难题。晒盐全部流程并不简单,从建滩、修滩、纳潮到转卤、结晶、扒收、归坨,不是死搬书本就行,得因地制宜。
姬安又不可能自己跑到海边去搞上半年建设,得找到愿意去学、去思考的人才,这事才可能成。
不是说这个时代的人就学不会晒盐原理,而是有这个学习能力的人基本不愿意做这个事情。对大多数士人而言,让他们领导匠人研究可以,让他们亲自搞研究就是掉价的事。
但自从姬安向上官钧坦白了系统之后,行事的便利程度完全不是以前可比。
有了上官钧的支持,晒盐试点现在就可以搞起来,连人才上官钧都给姬安推荐了一个。姬安想先自己做实验,上官钧也马上派人去了一趟海边,按姬安的要求取回他想要的样本。
姬安现在能随意动用的人,就是后宫内侍。但内侍都是少时入宫,即便有出宫办事者,也都是在京中,对那种需要出远门的活不太能胜任。要不就得花钱找外人,不如上官钧的人手方便。
而另一项制白糖,实验的是黄泥水淋脱色法,姬安看中的自然就是白糖高额的利润空间。
这个时代糖产量低,姬安对白糖的构想是类比香皂,走奢侈品路线。因此现阶段并不准备公开这一技术,初期实验就是他自己带着几名内侍关起门来做。
但几次实验都失败了。姬安感觉是关键材料“黄泥水”没用对,古人著书写得简单,姬安翻遍了系统里有相关记载的书,内容都没有触及内核技术。
这也不奇怪,和火器、晒盐那些朝廷垄断下才有记录传承,后世又多有研究的技术不同,制糖是民间工艺,内核技术都是各工坊的不外传之密,也就没有形成详细的文本记载,没被系统收录进库中。
姬安只得自己试。从描述过程看,猜测脱色原理是“黄泥水”吸附了糖里的杂色,需要找吸附性强的土。上官钧就让飞廉军找各行各业的老匠人打探,再一一派人到各地取土给姬安。
姬安事忙,懒得一遍遍自己试,就先扔进系统实验室里跑实验,准备等出现成功案例再去尝试。
此时,姬安看到实验室中的两个实验都显示出“已结束”。
他先看了晒盐的结果。这个实验成功在预料之中,毕竟晒盐技术已经被研究透彻,系统又能完全复刻指导书的描述,相当于等比微缩了一个晒盐场,甚至还配上人力水车和风力水车。
姬安调出实验报告看了看,发现系统记录得非常详细,不仅有每一个步骤中的日数据、小时数据,连每日温度和日照时长都有数据。姬安相当满意,往下他打算做一个模型来尝试真实的实验。
接着姬安再去看制糖的结果。一开始他没报多大期望,毕竟前几次都算不上成功,虽也有一定程度的脱色,但还达不到白糖的标准。可这一回……
姬安看到了能够称之为白色的糖块。
他不禁在浴桶中坐直,还发出一声惊讶的“啊”。
几乎是立刻,屏风那边也传出水声,和上官钧提高音量的声音:“四郎,怎么了?”
姬安被唤回神,忙道:“我没事,是看到了实验结果。我洗好了,我们回去说吧。”
上官钧还叮嘱一句:“别着急,动作慢些,当心不要滑倒。”
姬安听得心里一阵甜,应道:“嗯,我知道,你也是。”
他站起身,扶着浴桶边的架子走出来,擦身穿衣。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