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官钧唇角微勾,垂眼继续打棋谱。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b?u?y?e?不?是??????????ē?n??????2????﹒???????则?为?山?寨?站?点

姬安也拿回棒针继续织,一边说:“对了,我有个新想法,你帮着参考下可行不。”

上官钧:“陛下请说。”

姬安:“我想在京里办一家图书馆。”

上官钧:“图书馆?”

不过,刚说完他又有些理解了:“像藏书阁那样的?”

姬安点头:“嗯,不过暂时先不开放外借,只能在馆内看书,规则就和现在藏书阁阅览室一样,也可以自备纸笔抄书。”

上官钧:“陛下怎么会想起办这个。”

姬安:“刚才我听宋远之说,他有个太学的同乡,家里不太富裕,家乡又偏远书少,看书困难,才想到的。买不起书是一回事,主要很多书属于想买都没处买的。京中学子多,办图书馆许多人都能受益。”

上官钧想了想,道:“振兴文风是好事。陛下打算办在何处,又准备拨多少钱办这事。”

这类事情的拨款在政事堂还是好通过的,毕竟宰相们都是士人,支持这个政策都能有个好名声。

姬安却说:“朝廷拨的钱主要是里面请管理员和杂役的工钱,和日常消耗的煤、水一类,应该用不了多少。我想在京中搞次募捐,凡出资的,刻在碑上立于馆中;凡捐书的,都上表彰榜;再另记成册,作为图书馆史传下去。”

上官钧听得一愣,但立刻又意识到——的确是个好法子。

光是支持政策都能留下好名声,更别说出钱出书的,而且还刻碑、张榜、记册,这差不多就是青史留名。只是捐钱就能有这样的机会,多的是人愿意捧着钱来求。

姬安还继续说:“至于在哪里开……到时看钱办事吧。”

又笑道:“要是有人能捐座宅子,就最省钱了。我可以直接用捐赠人的名字来给图书馆命名。”

上官钧听到这里,再次抬眼看过去。

不过姬安在低头织围巾,没有看到。

上官钧垂眼,遮挡住眸中思量,开口道:“这件事,陛下可否交给我办。”

姬安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他:“你愿意啊,那当然好啊。”

先前开放藏书阁,姬安也是和上官钧一起讨论规则,上官钧对藏书阁现在的运作很了解,交由他来办是最好不过。姬安先前没考虑他,只是觉得上官钧大概不喜欢操办这种琐事。

上官钧没抬头,一边摆棋一边回:“在京里办,虽说可以交给庄洵,但与文教有关,礼部知道了也可以插一手。”

姬安听到“礼部”,想起周广世,瞭然地点头:“那的确是大司马亲自来办最合适。”

上官钧出面,就能保证完全照着姬安的意思来,不会受到别处掣肘。

这时,上官钧转个话题说:“陛下可知道元宵节要带群臣在京中赏灯。”

姬安点头应道:“听说了。还有个什么花灯烟火比赛,我还挺期待的。”

上官钧这时才抬眼:“花灯与烟火的两样优胜者,有面圣的殊荣,陛下可知道。”

姬安再应道:“知道,我会给他们颁奖嘛,第二名就是你颁,第三名是启阳知府颁。”

这是先帝之时的惯例。

上官钧忽尔一笑:“那陛下可知道,除了颁奖,还要提一幅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