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想到上官钧直接送了六块来。

上官钧看他高兴,又道:“想问你点私事,要是不好回答,可以不用答。”

刘叔圭失笑道:“大司马特意问下官私事,这可真是难得。”

他虽是上官钧心腹,两人也称得上一声私交不错的朋友,但依旧是上下级关系排在前面。

上官钧问:“当年你是如何向你夫人提亲的?”

刘叔圭一愣,虽然不解,却也回道:“就是请了媒人带礼物到她家提亲。”

上官钧:“……”

他这才察觉自己问的方式不对,思索片刻,换个问法:“我的意思是,你提亲之前,没和你夫人有过什么默契吗?我记得你说过,你们是从小认识的青梅竹马吧。”

刘叔圭更为不解:“大司马说的‘默契’是指……”

上官钧:“你有没有先问过她,上门提亲她会不会同意。”

刘叔圭摇下头:“没有。她家要不想同意,那媒人头一回上门说的时候,就会拒绝了。”

上官钧再次感觉,好像还是问得不对。

他又一次陷入沉思。

刘叔圭等过一会儿,试探地问:“大司马究竟是想问什么?”

上官钧说出自己思考后的答案:“我觉得,我想问的事你可能没有经历过。”

刘叔圭好奇:“什么事?”

上官钧:“你有没有直接向你夫人表达过,你想和她成婚。”

这回刘叔圭却点了头,笑道:“有过。”

上官钧诧异地追问:“你如何说的?”

刘叔圭回忆着道:“那日是她生辰,我给她准备了一份生辰礼,送的时候便和她说——待我考中,便遣媒人上门提亲。”

上官钧:“她如何答你。”

刘叔圭情不自禁地露出个幸福的笑:“她说——她又不是非要嫁举人。”

说完,看着上官钧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问:“大司马莫不是有了心仪之人,可要内子攒局牵个线?”

毕竟刚才的问题,指向性实在太明显。

婚姻的确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大盛风气开明,许多夫妻都是先相识了,互有好感,才开始走提亲的程序。

上官钧如今没有长辈在,虽说他去提亲,对方家里多半不会拒绝,但他若想先与女方相处沟通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上官钧却道:“不用麻烦你们,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第90章 背后

姬安来到批奏疏的书房,先问了下有没有大理寺的奏疏。

得知没有,再想起之前上官钧说的“什么都没问出来”,姬安还是让人去传大理卿方怀静来问话。

这案子并不复杂,不就是有人想给他送人,而他不收。姬安想不出,彭彧有什么必要非护着背后指使的人,供出来还能减轻点自己冒领赏金欺君的罪过,可以全推到对方身上,说自己只是听命行事。

结果没想到,方怀静来了也还是那句话:“臣等还未能撬开彭彧的嘴,恳请陛下再宽限几日。”

姬安非常不解:“他到底为什么不开口。你有没有和他说,供出背后的人,他就只是从犯而已,可以轻罚。”

方怀静:“说过,他依旧不改口。臣与张少卿亦觉此事蹊跷,该查清楚。只是彭彧身子弱,怕他熬刑不过,不敢用重刑,只能磨他性子。”

姬安听得奇怪:“他身子弱?他那么年轻,也看不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