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服多了。”

姬安过来之时还仔细回忆了下,依稀记得他以前的国家,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棉花。而且,历史上也的确普及了棉布,代替葛与麻。

如果只是技术上的问题,他现在手握众多教科书,不管是种植技术还是纺织技术,想来都能够解决。

上官钧沉吟片刻,抬手拿起铃铛摇了摇。

时和很快进殿,上官钧吩咐他去找人,时和应声退出去。

姬安不解地问:“是谁?”

上官钧:“一个卫士,我记得他是岭南出身。”

姬安点点头,继续说棉花的好处:“我听说,那种植物的果实像蚕茧。蚕茧制的丝绵能填充冬衣冬被御寒,如果那种植物也能有丝绵这样的御寒效果,推广种植起来,一年能少冻死多少人。”

上官钧突然说:“陛下不是在后宫开了许多地,明年还想腾出皇庄不种谷。既然你对这东西这么喜欢,不如就先从你这里开始试种。”

姬安本来也是这个打算,当即笑道:“好啊,我就是这么想的。趁着冬天,先从岭南调些熟手和种子过来。”

上官钧:“陛下既已想清楚了,为何还特地过来与我说,直接让人去做便是。”

姬安眨眨眼:“嗯?我和你说的又不是我要种什么,是想推广。”

上官钧:“政事上,陛下可直接在政事堂议。”

姬安:“但我一个人想的肯定不够全面,先和你商量下,想周全了再提嘛。不然让宰相们笑话我。”

上官钧面色微妙起来:“那陛下就不怕我笑话?”

姬安一笑:“我俩谁跟谁,你要笑就笑呗。”

上官钧一时间沉默下来,目光颇为复杂地看着姬安。

不过,时和恰在这时领着人进殿,姬安的注意力便转到来人身上。

那个卫士的确出身岭南,而且还刚好家里种过棉花。

姬安细细问了他一轮,得知不少细节。

就是在岭南,棉花产量也不高——不过这算是这时代的通病。主要是占好地,和病虫害。尤其占好地这一条,想推广就比较棘手。

卫士退下去之后,姬安对上官钧摊手:“来,笑话我吧。”

上官钧翘起嘴角:“陛下可先想想,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就能把地空出来了。”

第41章 岔子

姬安轻叹口气:“所以粮食增产是所有事情的第一步。”

上官钧:“陛下应该还记得,我们每年都和乃洛有大笔粮食交易。但你可知,这是因何而起。”

姬安:“盛隆不是说,为了储备用以灾年救灾。”

上官钧:“陛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姬安看着他:“也是稳定粮价的手段之一吧。”

当时他就猜到了这个原因。粮贱伤农,粮贵伤民,除了丰年灾年之间的均衡,还要打击土地兼并之下豪绅商贾操控粮价。只有朝廷手中囤有一定量的粮食,才能够进行宏观调控。

上官钧又笑了下,继续说:“陛下也知我大盛的丝绸价贵,江南遍地绸缎庄,许多村子都是全村养蚕。大商贾自己开织局,织出丝绸直接装船南下运往海外,走一趟就是一本万利。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