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解释:“左边这碗是陛下原本吃的,中间和右边是皇庄今年刚新收的两种。”
姬安顺口问:“还有什么时常吃的东西是要靠地方进贡的,面是不是。”
郑永:“面是皇庄出的,若是不够吃,也会在京中采买。”
随后报了几种进贡的瓜果。
姬安听完,便让郑永也去吃饭了。自己则一碗一口地吃,细细对比口感。
可能是他以前活得糙,虽说进贡的这种米的确是最好吃的一种,但另外两种他吃着也不差,没有非贡米就咽不下的讲究。
等这一餐吃完,姬安再叫来郑永吩咐:“告诉膳房,晚上也煮三种米,菜做丰富一些……六菜一汤吧。我请大司马用膳。”
郑永躬身应是。
姬安休息一会儿,就去了书房。
路过旁边“秘书团”时,他不作声地在门口看了看。
新上任的给事郎们已经吃完午饭,继续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每人桌上都摆着奏疏,有人和邻座低声讨论,也有人去请教两名朝请郎。
姬安很满意,感觉天天正点下班的未来正在向自己招手。
他走进书房坐下,让人叫来两名朝请郎,问:“如何,今日还顺利吗?”
两人便细细禀了上午朱顺带人过来时的事。
姬安回想了一下。
那个议政扣3分的人他还有点印象,的确能力是不错的,议论的那段说得也挺好,要不是多此一举,应该会入选。
姬安心中感慨——年轻人,还是太着急了。不过有能力的人总能出头,这也就是他的一次磨练。
两名朝请郎又回禀一下上午的培训情况。翰林院这些给事郎都是从科举中拚杀出来的,学东西很快。和徐小七一同入选的那个宦官学得慢一些,不过有徐小七专门给他补课,也不妨事。
接下来要提高处理速度,就要靠熟练度了,这个急不来。
姬安满意地让两人回去忙,自己也开始批奏疏。
人手一多,哪怕每个人的速度不算快,但整体速度还是一下提升了一截。
至此,姬安作为皇帝,处理政事的所有流程都经历了一回。
不管是大盛还是姬安,算是在皇位交替之后安安稳稳地回到了正轨上。
正点下班的姬安心情不错地回到立政殿,洗过手洗过脸,没等一会儿,上官钧就来了。
上一次两人一同吃饭,其实也就是几天之前,但看着上官钧坐在桌边,姬安还是颇感怀念。
饭菜一道一道摆上来。
上官钧看看面前三只一模一样的碗,和碗中看起来一模一样的米饭,再抬眼看向姬安。
姬安故意卖个关子,笑着说:“大司马试试,最喜欢哪一种。”
第39章 总管
上官钧看着姬安这种故弄玄虚的模样,没再多问,每只碗都端起来,试吃一口。
他细嚼慢咽的样子,看得姬安都不由得心急。
耐心等他都吃过一口,姬安紧接着问:“如何,最喜欢哪种。”
上官钧重新抬眼看来,突然轻笑一声。
先指着右边那碗:“这是贡米。”
又指指另两碗:“皇庄的米。”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