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只是抬手将人拉到一旁,同自己一起坐下。

再替他一点一点地细细解释。

“殿下大抵能看得出来,南边一带的倭寇,大多盘踞临海礁岛之上,登陆之地多在漳、泉、崖州等地。”

只因此处乃是海商入大景海港必经之处。

又因地处兵家必争之地,先前战乱多年,土地民生难以恢复生机,城镇荒芜,有所庇护百姓甚少......

少部分无法谋生的,或许会落草为寇,大部分的也会逃往其他州府谋生。

要知道,地方的兵马供养,部分由朝廷任免守将,拨付部分军饷粮资,剩下的,还需得地方自行解决。

没有人丁,农田无人料理,有些地方的州府官员,甚至连税银都收不上来,自然也无法招兵买马,抵御外敌,更养不起太多的精兵强将。

故而,海外倭寇才会时常前来侵扰。

“这些地方的兵马部署不多,而且大多领兵之人为地方守将,又固守一隅。”

萧明渊叹了一口气,轻声道:“殿下应当记得,南地也不过是前几年才收复下来,如今不过数年时间,民心是否归顺还未可知。”

“况且......”

萧明渊点了点崖州,和底下相邻的安南一带:“这两处是八皇子安南郡王和十七皇子安顺郡王的封地。”

此二人早在先前他家小皇孙殿下,未曾立为储君之时,便同他和宣珩生出龃龉。

事后又遭了皇帝贬斥降为郡王,安排道了那等穷山恶水之处。

这一回南地倭患一案......

萧明渊早已叫人盯着,隐约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除了那位还未就藩的楚王殿下之外,这两位一母同胞的郡王殿下,大抵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宣珩一瞧舆图,突然想起来。

年前朝中还收到了崖州、安南一带的地方奏报。

说是他的八王叔安南郡王擅自离开封地,同十七王叔安顺郡王一同在边地宴饮取乐。

十七叔性情暴虐,目无法纪,也在封地上多行不法之事。

遭到御史台的弹劾参奏。

当时陛下在朝上亲自下了圣旨训斥,两位在封地上的王叔才安分了下来......

宣珩眸色沉了沉:“二位王叔已经在封地两年有余......按理来说,有封王坐镇,普通贼寇应当不敢进犯封地才是。”

皇帝分封诸王,镇守边境,为的就是巩固边防,抵御外敌侵扰。

可是偏偏临近几位王叔的封地附近,却有宵小频频作乱!

即便宣珩并不是十分通晓兵事,也知道这其中必有鬼祟。

萧明渊淡声开口:“陛下分封诸王,以图镇压边塞,防范抵御外敌,此乃开国之时,为稳定朝局,安定边疆的策略。”

“不过,殿下应当明白,此举并不适用于后世之君。”

毕竟被分封的诸王是陛下的亲儿子,又不是继任之君的亲儿子。

一旦皇帝百年之后,后世之君继位。

倘若继任的君王势弱,压不住这些藩王们,别说是安稳边境,平定外敌了。

怕是会内乱四起,江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