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萧明渊道:“说是大大小小的盐商,若是想要在官府拿到户部监制的盐引,要先签下地方官府定下的契书,买同等甚至超过盐引数目两倍的地方盐引。”

“这些地方的盐引契书是地方官员私下签发的,不落官印,只有一张白条。但是若无这张白条拿去,那便是半点儿盐引都兑不来。”

“若是拿了这所谓的‘地方盐引’去,便能按照两份盐引都兑出盐来。”

“白条上的盐引不在户部宗卷上,收上去的盐税,便归地方官府所有,地方再层层向上上供银钱,打通关窍。”

“如此一来,上下无数张嘴都吃饱了,自然也无人知道这些地方盐引的去向了。”

除此之外。

萧明渊有举了几个例子。

什么虚报损耗,隐瞒产盐数目。

订立阴阳契书,作假交易数目。

贿赂税官,篡改盐引,账目上多出少记等等……

倘若真要实打实按照数目一笔一笔对账,那盐税上该有至少上千万两的税银才是。

这些法子花招玩儿下来,收到的税银不过一二成。

这还是在“年景”好的时候!

宣珩皱了皱眉:“这般大数目的亏空。”

“户部从不曾上奏查疑,底下的巡盐使年年巡视,也未曾提起过,朝野上下更无半点儿质询盐税的影儿……”

他忍不住摇了摇头:“看来这里头,确实是养肥了不少的大鱼。”

“毕竟上下都是一条心。”萧明渊沉声道。

“底下的人做的是无本的买卖,又有大靠山顶着,沆瀣一气,白花花的银子自然是舍不得的。”

“上头的嘴,被银票和好处堵得严严实实。况且,倘若真将这一层遮羞布扯开了,好处不一定有,仇一定是要结下不少。”

“万一来日稍微行差踏错一步,撞到了有些人的手中,那岂不是替自己提前挖了坑么?”

“至于巡盐使……”

萧明渊轻叹一声:“这些人,倒不一定真的都是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货色。”

“只是到底要给前面的人遮掩,又不能叫后面的人难办。”

“倘若据实收足那些税银,比前人多收了,是不是前面几任同僚都不曾尽心办差?”

“若是后来人恰逢年景不佳,实在是无法收足税银上来,同前面这般一做对比,是不是又有渎职之嫌?”

说到底。

这些不过是官场上明里暗里奉行的“中庸之道”。

只要是在任上不出事,那便万事无忧。

宣珩听着萧明渊的话,眉头越皱越深。

不过皇太孙殿下,毕竟不是当初的小孩子了。

也知道一些所谓的官场之道。

只是再见上多少次,宣珩还是看不大惯。

萧明渊垂眸,替自家小皇孙殿下揉了揉他的眉心。

随后轻声安慰道:“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

“陛下这些年,年年都派不同的官员去南下巡盐,哪里会不清楚这里头的问题。”

“只是整顿盐务一事,关系各地大小官员,这里头又难免还要牵涉朝中一些暗地里做那些盐商、贪官污吏们靠山的京官儿甚至是皇族中人。”

“若不是到了非常时刻,没摸清楚这一条条脉络,自然不好立即发作。”

“殿下也不必心急,到了时候,自然能叫那些吃肥了的大鱼连本带利都吐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