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个市唯一一座孤儿院在城北那边郊区。
其实大人是明白的,现在这个社会环境,想强占一个工作可不那么容易,到处都是眼睛的。特别是他家这种特殊情况,没什么不放心的,但是小孩子不懂。
因为这个要死要活的哭闹,坚决不肯去。
经过反复协商,最后还是让他们留下了。好在现在的人淳朴,邻居之间也能互相帮衬。虽然都穷没有钱帮的太多,但是照看一下还是可以的。
两个小孩儿也就自己住了。
杜鹃之前就了解过了,因此不意外。
她爬着梯子上房检查了一下,又检查了门窗,窗户的木头都要不行了。屋内一股子潮气,她找到张胖子,说:“那小孩儿他家先修吧,孩子太小了不容易。”
张胖子:“行!”
这一次修房顶是市里拨的款子,好在只要买材料,大家都是义务劳动,花费倒是没有太夸张。
就这也是他们市确实富裕,如果换成贫困的地方,这就更艰难了,根本做不到。
不过就算是想对来说算是富裕,他们帮助的也只是修补屋顶,其他的还是要自家处理的。毕竟拨款的钱是要维护全市的,总的算起来还是很多的。
根本负担不了修整整个房屋。
这也不可能。
杜鹃:“我看过了,有几家比较困难的家庭,劳动力还跟不上,我都给安排在了前面。对了,李清木呢?”
“他去帮着搬东西了。”
这会儿就别说是干啥的了,都帮着干活儿呢。
除了他们,还有些好心的,那是主动跟居委会报名帮忙的。
杜鹃点头,她又回头看了一眼两个小孩儿的家。
小男孩儿已经牵着妹妹出门了,他家穷的叮当响,根本没有什么可丢掉的,再说,现场这么多公安叔叔阿姨还有居委会的伯伯婶婶了呢。
根本不怕的。
他牵着妹妹,两个人一人背着一个小箩筐往外走。
杜鹃叫住了他们,问:“你们这是去哪儿啊?”
小男孩儿认真:“姐姐,我们要去挖点菜。”家里没有多少吃的了,两个小孩儿都有点忧心忡忡的。不过小孩儿却没有跟这些大人诉苦。反倒是自己想办法呢。
杜鹃点头,说:“你们别走太远,也别往郊外走,这阴天也不晓得会不会再下雨,如果下雨了赶不及回来。可别感冒了。”
小男孩儿:“我知道的,谢谢姐姐。”
大院儿一个老大娘说:“他家估计是吃的不够了,等我给他家装点棒子面吧。”
他家也困难,但是总归比两个孩子一起生活强。
杜鹃没搭话儿,其实她是觉得,两个孩子这么小,还是去孤儿院更合适一点。但是他们闹腾的太厉害,居委会那边肯定也有实际的考虑,因此杜鹃没有去找居委会。
毕竟,相比起来,居委会肯定更了解这一片儿的情况,也知道怎么做合适。
各家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杜鹃眼瞅着这边已经开始修补房屋,她则是低声跟张胖子商量:“他家窗户和门都已经漏雨了,我晓得咱们的政策是只维修屋顶,我也不占便宜,我出钱,让工人师傅给门窗也拾掇一下吧。他家不是困难不困难的事儿,孩子太小了。他们自己根本没法儿弄啊。”
张胖子沉思了一下,说:“我去问问卫副所。”
杜鹃:“可以。”
张胖子离开,杜鹃再次进入这两个孩子的家,这会儿倒是根本没人管,也没人在意,因为杜鹃他们本来统计这些个事儿就进进出出。再说,这家实在太穷了,虽然能领到贫困户补贴,但是也是杯水车薪。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