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冯氏和李七巧带着出门,妇人们说说笑笑,几日下来看遍京中盛景。

当然,还有最是好动的小胖丫!

哪里有热闹,哪里就少不了她啊。

京中的百姓们,看到公主府近来这般热闹,有的忍不住好奇嘀咕。

“那些到底是什么人啊,听口音不像京中的,怎的和姜家这般亲近?”

“听说啊,是乡下来的亲戚,也就是姜家人原来的同乡啊,先前还得了御赐铁券呢。”

众人听说之后,不仅不觉得穷酸,反而还忍不住羡慕感叹。

世上大多数人都嫌贫爱富。

更有甚者,一旦发达便不认穷亲。

而像姜家这般,飞黄腾达后仍不忘旧情,还能待同乡如故的,当真是骨子里的好品性啊。

这天,西街一家茶馆里,几声议论传开了。

“什么出身好、门第高,要我看,都没什么可炫耀的,只有品性高贵,那才是世间第一等尊贵,大伙说是不是?”一个文人握着杯盏,品着茶香看着古书,忽然有感而发。

茶客人一听,响应得很是热烈。

“这话说得好,万般皆下品,唯有人品高啊。”

“谁说不是呢,就像有人说姜家小户出身,可我却偏偏觉得,他们家不嫌贫爱富,也未发迹就忘本,这才是真正的好出身。”

“是啊,就连他们的同乡,都是舍得送粮入京的,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这时,坐在临街的一张茶桌上,一个戴着面纱的女子,听着这话露出不快,手指都捏在了一起!

忽然,又有人想到什么,开口道,“这也难怪,姜家做什么营生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看来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是啊,开水铺,弄点心,姜家简直太牛了,更别说那个小九重天,眼下京中没什么比那个更赚钱了。”

“听说前阵子,人家还开了一个书局,卖的连环画本当真有趣,生意也不错呢。”

“要我看,以后谁想赚大钱,就该学着些姜家,看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众人一阵闲聊,就把话茬扯到生意上,说了几句玩笑。

不过,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

临桌的女子一听到赚钱,似乎就来了兴趣。

她微微挑眉,露出一双美艳长眸,声音穿过面纱,问向一旁的驼背老人,“等等,他们说那个姜家,很会赚钱?本宫怎么没听说过?”

老管家奉着茶水,小心翼翼递过去,“娘娘,您回京不久,又鲜少出门,他们说的没错,那姜家论起赚钱,确实是顺得有些邪门,再过几年怕是京中无人能比了。”

“怎么说?”顾长樱眸底一亮,带着三分质问。

老管家小声道,“您还记得百味斋吧?就是那百年老字号,从前那么厉害的糕点老招牌,都被姜家这个乡下出身的,给挤兑到卖铺子离京了,”

很近,他又把姜家赚钱的营生,一一细说出来。

甚至,还浅算了这些营生,每日的流水入账。

“奴才估摸着,姜家人如今,一日下来少说能赚上千两,这还是往保守了说。”

顾长樱的眼睛顿时瞪大,“什么……一日千两!那一年不就几十万两,聚宝盆都没他家转得快啊!”

今日出门,她本是为了去寻名医,不知女儿为何一直烂脸不好,且每日发脓都愈发严重。

可无奈囊中有限,有位隐世名医虽然厉害,但一听报价千两诊金,她就舍不得那点积蓄了。

眼下,一听姜家能挣这么多银子,顾长樱坐不住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