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六百两来,让乡亲们按着人头分,你们觉得咋样。”冯氏盘腿坐在炕头,和孩子们商量。

“散财也是积善修福,况且乡亲们平时帮衬不少,这银子应该给。”李七巧头一个点头。

姜丰年他们也都毫无异议。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说定。

冯氏便把银子包好,交给村长父女去分,每户能分到十几到三十两不等。

乡亲们都欣喜得不行,这么多银子,可是他们种好几年的地,都挣不回来的啊!

老李头几个爷叔眼睛泛红,手都跟着抖。

“姜家的,咱们村能有你家,真是我们大伙的福气啊!”

第364章 小糯宝错认闺蜜

“咱们这一世能在一个村,都好好地处着,对我家也是大福气。”冯氏有些动容道。

大冷天的,北风呼呼刮,众人的心却热得堪比炉膛。

三两句谢过后,大伙也不再多说外道话,这就捧着银子,笑得满嘴喷白哈气,叨咕着囤点啥年货了。

妇人们当然要做身新衣裳,再买点胭脂、眉黛。

几个不用进学堂的小娃娃,就闹哄哄的,求着想要糖豆、小爆竹还有江米条。

村长像个老顽童,趁着热乎劲,也赶忙去讨好自家老婆子。

嘴皮子磨起泡后,可算申请到买二两城里现卖的好烟丝,能让他这乡下老头过个嘴瘾了。

不过看乡亲们都乐得嘎嘎,这就想成群结伴进城逛逛,村长生怕他们飘了,赶忙先开了个村会,给大伙紧紧弦。

学堂前,里面的小子、丫头们摇晃脑袋,念叨着之乎者也。

学堂外,大人们聚在一起,双手掏进袖里,听着村长训话。

“咱们村能有今日,可是来之不易。”

村长挥舞起烟锅子,“老话说的好,世人都是嫌你穷又恨你富,所以咱的好日子得关上大门过自己的,可不能到外面嘚瑟,省得招了嫉恨,知道吗。”

村里人不是不知这个理儿。

毕竟,先前青泉村里正的事,他们还历历在目呢。

一个个都点头如捣蒜,满眼坚定。

村长又叉腰道,“还有,做人不能忘恩,咱能吃饱穿暖,全是姜家给的帮衬,以后可得记着姜家的情,不用天天挂嘴边,怪让人别扭的,但心里得有个数!”

“知道了村长叔。”

“嗯呢,姜家是咱村主心骨,我们心里都有杆秤!”

说起姜家的好,村里人也都很有感触,有几个妇人甚至红了眼。

要是没有姜家,他们能吃上京城的碧粳米?

能过上不愁吃穿的富裕年?

这份恩情他们埋在心里,若有一朝,姜家用得上他们,就会破土而出长成大树!

有着村长时不时的“感恩教育”,加之乡亲们的根都正,大柳村的气氛,总是团结又融洽。

学堂里,张秀才拿着戒尺给孩子们讲课。

学堂外,村长挥着烟斗给年轻人们告诫。

大柳村虽是乡下之地,但从不缺教育的灌溉,两代人受着长者的提点,正是村里未来的希望。

不过训完话,刘婆子也有事想说,就扭捏问了句。

“村长啊,正好大伙都在。”

“眼看快到年根了,我家菊娇又虚长一岁,你说啥时候能往村里招俩女婿啊,给我家菊娇她们相看下啊。”

众人一听,皆是哄笑。

菊娇这丫头年岁确实不小,可这亲事迟迟不成,倒成了刘家的一大难。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