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点头,又摇头,
“这只是其一,大家这么做,还有另一个目的——”
项渠还没来得及开口问,是什么目的,就听到他的父亲厉声道,
“项渠,待两军一交手,你立刻去东南角
领两千人赶回王宫,护送王上北上前往琅琊,助他隐姓埋名出海蛰伏!”
战端初起时,他原以为,秦军会寻找机会弑杀楚王,以借此动摇楚国军心,便派人对王宫做好了周全的防护,不料,对方却迟迟没有行动。
既然是这样,他必须赶在楚军溃败之前,先让人护送王上离开楚国。
项渠一惊,
“父亲,此事请您托付给他人去办,渠愿追随父亲同生共死....”
“我楚军人心不稳,朝夕之间落败至此,现在除了你,我谁也信不过!听我军令行事,勿须多言!”
见长子流着泪应下此事,项燕总算放下了担忧。
他望着遮天蔽日的黑旗,下令诸将以楚歌鼓舞士气背水一战。
...
李世民看着对面的阵列,感受着楚歌中传达的誓死决心,涌起了几分复杂的心绪。
在这时代,并没有什么“我非夷狄,华夏一家”的概念,秦人视六国为死敌,六国之人,又何尝不互视对方为死敌?
这片土地分裂了太久,五百年的漫长时光,各自为政的诸侯国度,让人们早已忘记他们都是炎黄之后,身上流着同样的血脉。
而自古一山难容二虎,只要这种分裂存在一日,战争,就永远会与之共存。
要想终结这个混乱的世道,为天下百姓开创出一个安稳的社稷局面,就只能以战止战,用失败者的鲜血,来铺就一条从此四海无战火纷飞的大道。
这就是乱世的残酷,胜则生,败则亡,如果秦国不这么做,别人就要这么做——
最后只能有一个胜利者,带领那些在战火中活下来的百姓,走向一个新的开端!
随风飞舞的猎猎黑旗下,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
但是,楚军想用集体的慷慨赴死,来激发楚国人抗秦的无上怒火这个盘算,未必真能实现。
因为,秦军与楚军决战只是他计划中的一环,而实际上,他们并不会与楚军战至最后一刻。
在他和吕不韦商议的另一环里,还连接着一个对秦国而言至关重要的安排....
无论如何,这一回秦国灭楚,绝不会再树敌众多了。
...
奉命带两千人去王宫转移楚王的项渠,却听到了一个令他目眦欲裂的噩耗:
楚王熊悍,死了!
熊悍是气疾突发而亡的,而据太医们所言,并没有任何中毒的迹象。
这样一来,宗室们在准备丧礼之时,为了迅速安抚朝政,只能紧急扶持楚王的同母亲弟熊犹登基,做了新一任的楚王——
谁让熊悍至今无子,而先王膝下,也只剩下熊犹这个身体孱弱的王嗣了呢?
项渠赶到寿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