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却自来熟地兴奋抓紧对方的手臂,

“诶,李将军何必妄自菲薄?如今灭楚良机在即,将军既已被我阿父召来了章台宫中,又何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当初大唐入主中原之时,声称是西凉开国君王李暠后代的李渊,并不太能用这个“有着鲜卑血统的身份”,震慑那些跋扈的关中世家望族。(1)

为了让皇室的地位更加稳固,李渊便下诏尊道教为国教,为大唐第一教。

又趁此良机,声称李氏先祖顺着族谱追根溯源,“其实是春秋时期道教创始人、骑青牛出函谷关飞升的神仙李耳”。

有了这么一个始祖出来镇场子,李唐政权的正统性自然大大提升。

如此一来,就算后来有僧人法琳,当着李世民的面,公然说出“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老聃之李,牧母所生,若据陇西,乃皆仆裔”的质疑之言,至少,在大多数百姓心中,“李世皇族乃道教祖师之后”一事也成了真的。(2)

这样一来,关中那些居心叵测的有心人,也只能暗中散播些讥讽李氏的传言,却很难借此事真翻出什么“驱逐鲜卑,恢复中原正统”的风波来。

所以,李世民现在也愿意投桃报李,趁机助李信在史书上正名——

这一回,对方必会伐楚大捷归来!

浑然不知这些后世机缘的李信,闻言不由心中一暖,暗赞太子果然如传言所说,为人十分活泼热忱。

不过,当着秦王和尉缭王翦的面,在没有接到正式的伐楚诏令之前,他可不敢冒冒失失,应下太子这句“灭楚在即,何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他正飞快思索着该怎么得体回答太子这句话,秦王就已经大步走过来,一把抓回了李世民的小手,冷哼道,

“你抓着寡人的将领不放,怎么,是又想跟李信攀亲了么?”

李信几人闻言,不由都诧异地面面相觑。

什么是“又想跟李信攀亲”?太子何时跟他攀过亲了?

李世民倒难得地闹了个红脸,他抓紧父亲温暖的大手,边往殿上走去,边小声不满地嘀咕道,

“阿父,你怎么还记得那件事啊?记性太好有时候也是缺点啊....”

救命!那还是他一岁那年,与荀子初识时扯的个“假身份”,现在都快过去十年了,秦王怎么还记得!

虽然,他对李信确实有几分亲近之感,但这一世,他可不会真的去跟陇西李氏攀亲。

如今他的亲爹是秦王,他又是秦王亲封的太子,身份简直正统得不能再正统了....

秦王低头看了身旁的孩子一眼,也颇不满地冷哼了一声,

“呵,缺点?你父王只是过了而立之年,又不是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难不成还能把前尘旧事全都忘光了?怎么,在你眼中莫非寡人已经老了?”

世民是那么的可爱,他从小到大的每一个成长场景,自己又怎么舍得忘记呢?

不,纵便终有一日老来多健忘,他也绝不会忘记关于这孩子的事情,他带给了自己多少喜悦自豪苦恼的心境波动啊....

李世民见父亲坐回龙椅上,开始取案桌上的舆图来看,显然,并没有真想当众揭自己幼时假称陇西李氏子孙的“顽劣

事迹“之意。

他这才放心地拍了拍小胸膛,立马喜滋滋道,

“当然不是啦,我的阿父正值风华正茂之年,年富力强,风姿矫健,朝气蓬勃,记忆奇佳....他当然记得关于我的一切事情啦!”

秦王佯怒瞪他一眼,嘴角却浮起了笑意。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