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人送出那封信,又故意让他落到月氏王的手上,是想利用对方的疑心,趁机俘捉前来“应约”的将领,先握着人质再跟对方周旋——
因为他在敌营亲眼所见,月氏王身边有个颇得他信任的一个将领,身形就跟般波极为相似。
而不出他所料的话,对方必会趁着黑夜,派此人冒充前来打探消息。
眼下,人倒是来了,说的这莫名其妙的话,他却听不懂:什么叫让他救救月氏?
月氏不是正在威风凛凛攻打秦国吗?怎么突然就要他去救了?
杨端和立刻怀疑有诈,正要拔刀上前,却听对方继续道,
“请秦太子放心,我王已经从燕王和匈奴般波的手中,保住了王翦将军和秦军五万人的性命,他们如今在我月氏营中安然无恙....”
月氏王说了,般波虽然与秦军勾结得更早,但他今日为了防止暴露身份,竟想杀掉王翦他们那帮人,呵,现在正是狠狠告他一状的大好机会!
论忠心,没人能比月氏更忠心!
这不,月氏王不但让这心腹将领,带了王翦的亲笔信,和一封盖着他自己印玺的称臣信,还让对方把先前攻下的云中四城的印玺舆图也带来了。
在借着士卒手中的火把,看清王翦的信中内容后,李世民和蒙恬杨端和三人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没办法,当惊喜来得太过猝不及防时,是会这样的。
谁能想到,王翦带的那支队伍落入敌手,这件让他们忧心不已的坏事,竟然在一日之间,就变成了“秦国在敌营有驻军”的喜事?
收下对方投诚大礼包的李世民回过神来,忙让人领着这位名叫“伏筐”的月氏将领,回到了署衙中。
在连灌了几大杯热乎乎的浓茶后,伏筐再次跪下来向李世民请罪,说月氏王承诺,等他安排好后,最慢五日内,就会让那些秦军带着那些军粮逃出来,恳求他看
在自己一片忠心的份上,能庇护一二月氏军队——
毕竟,如果有秦、燕、匈奴联手,月氏这趟必会有去无回。
李世民忙把对方扶起来,让月氏王先按兵不动、不要放人回来,又写了两封信让对方带回去,还顺手让人给他装了一大袋茶叶送给月氏王表示安抚。
他已经大致猜出前因后果了。
月氏和匈奴本就是死敌,就算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暂时联手,这“情谊”,也实在脆弱得比纸张还薄。
就跟中原那些铩羽而归的伐秦联军一样,不管战况如何,到了最后,能击垮他们的永远是“内讧”。
正因为这样,他才会用这样一封信,去离间月氏王和匈奴主将。
但蒙恬有些疑惑,
“那个月氏王,难道真蠢到了这个地步,他只凭着太子这一封无凭无据的信,就肯降秦表忠心了?”
杨端和笑呵呵抱着那些印玺舆图,难得主动给敌人说了一回好话,
“嗐,他要是想耍什么阴谋,又何必把这些城池献来表忠心?依我看啊,这月氏王,没准还真是个大好人!”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ü?ω?ε?n?Ⅱ??????5?????????则?为????寨?佔?点
秦军边关主力本就驻扎在城中,闲时耕田种桑,战时披甲上阵,现在,沦陷的失地又自己“跑”回来了,秦国眼下的损失堪称微乎其微。
但对迢迢耗费大量粮草的联军来说,这四座城池一还,他们等于是颗粒无收,白折腾了半天,他哪能不夸月氏王是大好人呢,简直好得不行!
眼睛亮晶晶的李世民托起了下巴,
“我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但正如杨将军所言,月氏王给的诚意实在太足,可见他真信了匈奴主将与我大秦有往来,真怀疑自己中了对方的计,所以,也是真心实意投秦想寻个靠山...至于个中详细缘由,恐怕要问一问王翦将军。”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