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这行刺未遂的百人性命,博一个垂手而得齐国的机会,于我大秦而言,并无半分损失。”

若是赌输了,等秦军灭六国后,再把这帮贼人抓来杀掉也不迟。

更何况,范增此人不但有急智,亦有釜底抽薪的勇

气,是个聪明人。

一个肯对着自己这秦王低头的聪明人,自然知道,这天下,将会成为何人的天下,会蠢到放弃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吗?

...

待疾驰了数十里,憋了一肚子不解的季布终于问出了疑惑,

“范公一向大义重信,这回为何要背叛齐相,转而投秦?”

范增勒紧缰绳放慢了速度,把齐相故意把他们骗来当探路石一事说了,又意味深长提醒众人,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依老夫看,秦王和秦太子皆有帝王之相....秦国终结乱世乃是天命所归,既然齐国迟早要亡于秦国之手,这泼天的大功绩,为何不能由我们摘来献给秦国?”

季布恍然大悟,沉思道,

“但我们这趟刺秦不利,齐相那边岂非....”

范增胸有成竹笑道,

“此事,老夫早有成算,你们按我说的办就行!”

他在楚地乡间,养名望蛰伏多年,终于阴差阳错迎来这么一个位极人臣的大好时机,又岂能不好好珍惜?

灭齐头功,他势在必得!

...

秦王的车队,在前往雁门的途中,又相继遇到了两拨刺客。

经审讯,一拨是燕国派来的,一拨是楚国派来的。

再加上先前齐国的那一拨,这三国,倒是不约而同选了个刺秦的“好时机”。

不过燕楚这些刺客,就没有范增那帮人的好运了,他们被斩杀当场,挂在沿途城墙震慑着妄想再铤而走险的世人。

但这在李斯看来,依然足够让人胆战心寒,遂一再劝谏秦王早些离开赵国归秦。

秦王也有些担心两个孩子的安全,在雁门郡待了几日后,便启程前往太原,再经由太原回到了上郡。

是夜,夜朗星稀,上郡军营署衙中一片静谧。

秦王在烛光下披衣查看着今日送来的急奏,两个孩子在一旁睡得正香甜。

当君王翻阅到下一页时,扶苏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大喊,

“阿父,阿父...不要杀孩儿呀!”

秦王心中一震,忙丢下急奏,抱起孩子低声疾呼,

“扶苏,扶苏,快醒来....”

然而,就算被吵醒的李世民跟着父亲一起大喊,扶苏也面色苍白地挣扎在噩梦中,迟迟没能醒来。

他梦到自己长大了,看起来都快有阿父那么高了,虽然看起来很陌生,但他知道那就是自己。

此时此刻,这个大扶苏也在上郡,也在他们今日抵达的这处署衙中。

他站在一旁眼睁睁看着,那个一脸倨傲的宦者,正在念父亲写给他的诏书,

“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1)

扶苏急了,不!不是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