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感动得眼泪汪汪的,急忙扭过头朝别处看去。
没想到,却撞上了李斯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他登时惊得瞪大了眼:
理智如李斯,竟也会被这一幕感动,而变得如此感性吗?
他当然不知道,李斯顺着秦王对郑国的这份宽宏豁达,已经预想到了数十年后的事情——
他看到了自己白发苍苍躺在病床上,君王亲自来床前探望他的感人画面。
这泪,正是为这场君臣相得提前落下的。
第48章
回去的路上,李世民提出,想顺道去他的栎阳封地看看。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i????ü?????n?????????????c?????则?为?屾?寨?站?点
秦王爽快允了。
两千户虽不多,也能先让孩子练练手,世民总是要亲自去看看管管的。
但浩浩荡荡的队伍在途径一个村落时,李世民立刻就被道旁割稻的农人吸引了,坚持要下车去看看。
秦王当然拗不过这孩子。
你不同意,他就能叽叽喳喳像只小云雀一样在你耳边吵个不停,吵得你还要反过来担心他把嗓子吵哑了。
他只得冷脸下令停车,抱着孩子走了下来。
秦国的农人老实又本分,纵便听到了滚滚的车轮马蹄声,也无一人敢抬头去围观贵人,依然埋头持刀在田间忙碌着。
只有得了蒙毅通传的里正,在得知君王亲临后,吓得一路小跑着来拜礼。
李世民从父亲怀抱中跳下来,跑到田埂旁观察了一会儿,指着那些被割完的稻桩好奇问道,
“这些稻桩,为何全都留了半尺的高度?”
他前世经常视察农耕,知道水稻收割时,农人通常会一刀割到底,以方便犁地准备春耕,还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稻桩。
这位里正不过是认识些字的乡里老者,本身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听贵人这么一问,顿时面色大变,立刻请示要去把罪魁祸首带来解释。
李世民诧异,
“什么罪魁祸首?”
里正忙告诉他,今年春耕时,村里来了一家弃地逃灾的流民。
从商君变法开始,秦国就展开了争夺劳动力的农战,是很鼓励郡县接收六国流民开荒的。
所以里正并未赶跑他们,而是带对方前去登记户籍,又分了一百亩荒地给他们。
没想到,那个叫陈伯的户主尤擅农耕,许多乡邻按他的法子悄悄积肥掐芽,村里今年的收成竟真比往年好了些,大伙愈发信服此人。
等到了如今秋收割稻时,陈伯又劝大家留个半尺高的桩。
他说这些稻桩,接下来还会再抽芽结一回穗,虽然产量比不上第一趟,但多少也能再收点粮食。
这世道,农人把粮食看得跟命一样宝贵,里正想着反正也没什么损失,就同意按他说的试试。
可现在他见小太子这般提问,一下就慌了神,只以为自己此举闯了什么大祸,或是误中了魏人的诡计,当然就把陈伯称作“罪魁祸首”了。
李世民一听对方误会了,忙温声安抚了几句,解释说他只是很好奇这个法子,希望能请那位陈伯来帮忙解解惑。
里正这才暗松一口气,心情轻快应下后,转身就想去寻人。
“等一下!”李世民咀嚼着“陈伯”这个名字,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
“里正,那位陈伯是从何处逃灾而来的?他家中还有些什么人?”
秦王一听这稻桩还能再长一茬,立马就带着官员,走到田埂一侧细细打量它们,这会儿不由目光疑惑地看了一眼孩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