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也喝半天了,沈万山从屋里出来后,交代沈妙去熬一点醒酒的药茶。
沈妙这边刚把红豆、干草和陈皮这些药材放进砂锅,沈山生和吕国胜两人就红着脸从楼上下来了。
两人加起来就喝了一斤,不至于喝醉上脸,之所以面红耳赤都是被魏东强那个王八蛋给气的。
“想把户口加进来?不可能!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吧!”即使魏东强都走好久了,吕国胜也要骂他个乌龟王八蛋。
“告我?告去吧!我怕他个鳖孙吗?!”
拍着他的背,沈山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消气,只得顺着他的话说:“规矩在那呢,告也没用,咱自己的规矩,就算上到法院他也坏不了。”
王冬梅给他们倒了杯茶,在醒酒药熬好前,让他们先坐下缓缓情绪。
“又是想把户口迁进来?”
“嗯,”吕国胜重重地呼出一口气,“这次还拿了啥啥局的证明来压我,我会怕他?就算我点头了,俺村那么多人也不会同意。”
迁户口?
这下不用沈妙去问,光是听到魏东强来的目的,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一定是知道了清平村也在拆迁之列,所以想把现在的老婆孩子的名字都写进清平村。
拆迁除了按地、按面积赔钱之外,也是要按人头的。家里的人口越多,分到的赔偿款和面积也就越多。
早不说迁户口,晚不说迁户口,偏偏是最近才张了嘴,是个人都能猜到他在打什么算盘。
还好,迁户口并不是随便说句话就能办成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村子也有村子的规矩。
豫市附近的村子规矩是一样的:每年的新生儿会自动加进集体户口,也可以申请主动把户口迁出去,但是想要把随便一个名字加进来,就要等到村子统计各家人员变动的时候。
和全国人口普查不同,村子统计的间隔是三十年。
村子算是一个集体,每个村民都有“股份”,每年逢年过节都会给村民发放米面油或是钱。每个村子都有几千号人,隔三差五增加或是减少几个人太麻烦,于是时间就定在了三十年。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规矩,所以经常会有家里老人去世好几年,子女还能继续领分红的情况,只有等到再次统计,已故老人的名字才会被划去。
上次统计是一九七零年,距离下一次统计还有三年。
而魏东强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他的户口当年没来得及迁进清平村,这些年他每年领的钱和东西,都是吕家老两口和吕春华母女的,要是真的拆迁分房,除了现有的家产之外,他只能再多领到四个人的面积。
如果现在能把自己和现在老婆儿子的名
字添上去,那就是七个人的面积;可要是等到下一次统计,那吕家的四人名字就会被抹掉,就算自己一家符合迁户的条件,最后也只能分到三个人的面积。
所以经过盘算,只有现在把名字加上去才是最赚的。
吕国胜:“就这,他还好意思拿当年跟春华的结婚证明说事?心里真要是想跟她过一辈子,咋不直接一刀抹脖子死去啊!”
第61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魏东强是个不要脸的,吃了吕家的绝户不算,还想拆迁的时候占着他们的名额。
没想到,她媳妇刘娣来也是个厚颜无耻的。
魏东强昨儿晚上来沈家寻人没办成事,最后败兴而归,不知道他回去咋跟他媳妇说的,弄得她第二天也找上了沈家。
刘娣来的心眼比藕多,来沈家的时候,沈山生和王冬梅都已经去市里上课了,家里只有沈万山在家。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