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觉得太上皇在为他着想,虽然不是完全为他着想,所以,当即就保证道:
“父皇放心,只要他们不折腾,我一定不会动他们,哪怕他们瞎折腾,我也尽量保全他们性命。如果未来新政成功,并且攒下足够的钱粮,在海外打下足够的疆域。说不定还能把他们分封到海外,不过也希望父皇能敲打下他们。
免得他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平白误了性命。
另外有可能的话,您也顺带着提点一下他们,别再有个别气不过被贬为庶民,或者被圈禁,再搞个自焚啥的。”
“放心,过段时间朕开个家宴,并且把他们都叫到朕这边跟他们说说,但圈禁归圈禁,可别苛待了他们,宫里人惯来踩低捧高,你可得多注意注意。”
太上皇继续叮嘱。
且两人很快就此事达成一致。
第208章 :魂飞魄散补天石(18)
与太上皇商量妥当后,雍和帝很快就做起了准备工作。比如让夏忠提前培养一些得用且忠心的太监,又比如提前让暗卫收集多年候官候不到的一些进士或者举人,乃至被排挤打压,但确实有为国为民想法的那些个小官员的资料。
因为雍和帝很清楚,他新政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在于,需要人手帮他执行。
一个政策再怎么好,只要没有人帮忙执行到位,那么就是一纸空文,就是空中楼阁,一点用处都没有。如果还有人故意曲解意思,往歪了执行,那更是不如没有,只会平添麻烦,平添乱子。
指望那些官场老油条,有身份有地位的能全都十分听话,如实执行下去。
那基本等同于白日做梦。
相比较于事到临头没有人可用,当然还是提前准备好预备人手,有人不听话,瞎捣
乱就立刻拿下,再配上绝对听命于他的监督人员,才能更加放心些。
至于如何判断忠心与否。
当然是倚仗丁水的读心术。
与此同时,太上皇也没闲着,很快便挑了个良辰吉日召开家宴,并特地将几个儿子全部留了下来,跟他们隐晦说了一下大概情况,让他们坦然接受接下来的命运,不要想着瞎折腾,夺位了。
有人听了进去,有人还在挣扎。
不过太上皇也无所谓了,毕竟他已经把他能做的,能说的全部都办完了。
还要作死,那他也没辙。
只能说人各有命,路是自己选的。
反正他又不缺儿孙。
又几天后,太上皇那边还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家,贾赦则是正式搬家了。
祭天结束后的第三天,他就正式上折子,写明自己要让爵的事情,雍和帝虽然比较忙,但贾府如今毕竟也不是小透明,所以还是很快看到了贾赦折子。
并且直接批复同意。
给了他儿子一个三品将军的爵位。
能省俸禄支出的事为啥不同意?
等一系列流程走完,贾赦便十分果断的只带着邢夫人、贾琮,外带自己的私房钱,坐官船直奔金陵而去。至于公库里面的银子,他总不能把公库都搜刮一空,啥都不留给自己大儿子贾琏吧。
祖产公库之类的,他一样都没要。
留给继承爵位的贾琏。
至于他能不能彻底掌控,那就得看他和他媳妇两个人,有没有这能力了。
贾赦走后,又过了四天。
太上皇便果断搬家,从皇宫搬到了皇家道观,至此也意味着,他彻底放权给了雍和帝。随着太上皇搬走,好几个比较听话的王爷,当即按照太上皇当初的指示,上折子指责雍和帝逼走父亲。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